夜幕降臨,當夏日的暑氣被絲絲涼風吹散,在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阜陽卷煙廠廠區,來自綠色電網和自建光伏發電項目的電流點亮一盞盞路燈,給這個零碳園區披上了一層柔和的光。
自2024年11月入選安徽省首批零碳產業園區籌建單位以來,阜陽卷煙廠以建立長期穩定的綠色電力供應機制為目標,積極探索綠色電力在卷煙工廠中的應用,綠電使用量同比增長約4倍。
這是安徽中煙積極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縮影。
阜陽卷煙廠一期光伏發電項目鳥瞰圖。王小龍攝
近年來,安徽中煙堅決落實“雙碳”工作部署,以“一創六強”發展戰略為引領,以創新引領力為抓手,全面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入推進綠色工廠、零碳工廠建設,匯聚綠色發展動能。“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減碳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要做綠色低碳的堅定行動派。”安徽中煙黨組書記、總經理王玉立說。
聚焦綠色低碳發展,安徽中煙堅持創新驅動,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企業轉型發展全過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推進節能降碳、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工作,以發展“含綠量”“含新量”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含金量”,為推進煙草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安徽智慧、安徽方案和安徽力量。
安徽智慧——厚植綠色發展“沃土”,強化頂層設計,構建長效機制
綠色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和遠見,確保發展戰略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要立足實際情況,針對具體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安徽中煙錨定“雙碳”目標,堅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企業“十四五”規劃、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實施方案、“一創六強”發展戰略之中,理清工作思路,強化頂層設計,建立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綠色發展長效機制。
圍繞企業“十四五”“雙碳”目標,安徽中煙審時度勢制定了《安徽中煙節能減碳行動方案(2021~2025)》。在此基礎上,制造管理部立足各廠實際,每年制定下發能源資源配置方案和綠色低碳能源實施方案,進行一體部署,確定年度任務清單,明確核心目標、主攻方向,確保綠色發展任務落細落實。
滁州卷煙廠利用能源管理系統監控設備運行狀態。丁一郎攝
對標國際新版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安徽中煙系統構建了企業能源管理體系,一體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和能源資源高效利用,逐步夯實管理根基。通過開展能源評審、工藝評價和過程檢查,持續提升能源管控績效;制定清潔生產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有效管控污染物排放;建立能源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模式,從能源供應、轉換、使用、回收、循環利用等全流程入手,推動能源精細化管理。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將責任落到實處,安徽中煙構建起三級聯動的“雙碳”工作組織,制定年度節能減排績效考核細則,建立“目標—督導—考核”閉環機制,確保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公司層面成立由王玉立牽頭的“雙碳”領導小組,統籌制定戰略規劃、資源配置和考核標準;工廠層面設立黨委書記、廠長牽頭的“雙碳”工作小組,以“一廠一策”推動綠色轉型;各部門、各車間設立管理專員,壓緊壓實責任。
阜陽卷煙廠舉辦第四屆綠色工廠建設創意競賽。劉夢婷攝
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安徽中煙注重文化培育,通過專題培訓、技能競賽、案例分享等多種形式,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落在平常,推動員工思想觀念轉變,讓綠色發展、精益管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十四五”以來,在卷煙廠推行“兩班制”、部分工廠實施技改的情況下,安徽中煙能源耗用總量連續四年保持平穩下降。2024年,安徽中煙萬元工業增加值碳排放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單位產量碳排放位列行業前三;單箱綜合能耗、單箱碳排放量分別同比下降9.54%和22.79%,減污降碳工作成效顯著。
安徽方案——抓住綠色發展“牛鼻子”,促能源結構轉型,推動全產業鏈綠色升級
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綠色工廠、零碳工廠,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對于安徽中煙來說,創新既包括能源、技術的新,也包括模式的新。”制造管理部部長徐迎波說。
近年來,安徽中煙堅持系統觀念,以能源結構轉型為抓手,積極推動能源結構優化、供能模式創新、技術工藝升級,把好供能、用能、回能三個關口,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
圍繞非化石能源消費量這一衡量企業能源結構的關鍵指標,安徽中煙持續加大可再生能源供應:建成、在建和擬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7個,預計年發電量約550萬度,阜陽卷煙廠成為行業內率先規模化應用光伏發電的卷煙工廠之一;通過地源熱泵系統實現辦公區域空調冷熱源全覆蓋,蚌埠卷煙廠年節約電費100萬元以上;多廠探索應用生物質熱電廠發電余熱替代原有天然氣鍋爐供熱,年減少碳排放量3312噸。2024年,安徽中煙非化石能源消費量比重提升至13.37%。
以需求為導向的精準供能、精益用能柔性化能源供給模式,是推動綠色節能降碳的有效途徑。
安徽中煙通過推動能源管理指標的分級管控、動態跟蹤和實時糾偏,推進節拍化、準時化生產,探索單機設備智能化調節和控制,實現生產制造過程的“按需供能、精準調控”。
在蕪湖卷煙廠,針對生產產品規格多、生產組織不平衡造成的能耗增加問題,他們結合卷包車間、制絲車間、動力車間和物流中心用能需求的差異性,搭建出鍋爐、空調、空壓三套柔性化動態供能模型,實現能源供給與需求匹配更加合理與經濟。通過不斷改善,空調系統的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年節約電費200萬元以上。
蕪湖卷煙廠動力車間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徐顥月攝
阜陽卷煙廠推廣使用光導管、太陽能路燈,年節約電量11.6萬千瓦時。他們搭建的智能照明系統可實現全天候自動運行、移動端一鍵操作。對此,動力車間維修工宋健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燈光變得“特別懂事兒”。
需要局部作業時,輕點平板電腦上的指令,對應區域的燈光立馬精準點亮,不用像以前全開全關,也省去了來來回回手動調節的麻煩,而且白天照明隨著光照強度自動調光,晚上照明實現人到燈亮、人走燈滅。“現在干活兒光線舒服,而且減少了費電量,操作更有‘科技感’,工作效率更高了。”宋健寶說。
在能源回收循環利用方面,安徽中煙有效挖掘冷凝水、生產廢水、排煙排潮等余熱、余冷、余壓的利用潛力,想方設法提升能源綜合利用率。
阜陽卷煙廠實行蒸汽冷凝水綜合利用模式,將冷凝水廣泛應用于空調加熱、鍋爐補水等環節,每年回收利用量8400噸,形成了“用能—回能—再用能”的能源循環鏈條。蚌埠卷煙廠通過完善制冷機傳感器配置,優化控制邏輯,以需求為導向,實現了水溫動態調控,年節約費用20余萬元。??
以產業升級為主線,安徽中煙將一體推進全產業鏈綠色化低碳化視為必要之舉,構建了覆蓋“產品研發、原料儲存、生產制造、物流配送、廢棄物利用、末端治理”的綠色發展閉環。
在研發綠色升級方面,他們圍繞綠色材料研發和工藝優化,開展降焦基材等關鍵技術攻關,推行水性油墨印刷包裝設計,應用環保紙張、可降解薄膜等,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
蚌埠卷煙廠原料倉儲養護數字化集控中樞。陳濤攝
在原料綠色養護方面,構建原料倉儲養護智能管控系統,實現倉儲環境全要素感知、養護管理全過程監管。積極打造生態養護體系,推動蟲害防治向物理隔離與生態調控轉變。
在制造綠色轉型方面,對標國家綠色制造體系,系統謀劃和推進綠色工廠建設,2024年公司萬元工業增加值碳排放、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分別下降36.56%、23.76%。
在物流綠色發展方面,構建“135”(1個管理指揮中心,省內集散、省外集散、省內集并3個中心,5個卷煙廠)物流網絡,實現省外訂單響應速度提升66.67%,單箱運輸費用降至44.54元。“十四五”以來,煙箱循環完成率連續4年位居行業前三。同時,建立綠色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積極促進物流領域的全環節綠色轉型。
安徽中煙物流中心成品庫。儲飛飛攝
在廢棄物綠色利用方面,深化煙草多用途利用研究,實現煙葉高值化循環利用和香料資源全利用,相關成果入選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典型案例。
在減污降碳協同推進方面,建設中水回用系統,搭建中水應用場景,實現污水零排放;響應建設海綿城市的號召,擴大企業綠化覆蓋率,提升碳匯能力,實施鍋爐低氮改造,推進“無廢工廠”建設;設計新工藝、研發新裝備進行異味治理,達成污染“不出廠、不擾民”目標,破解卷煙廠異味污染難題。
安徽力量——用好綠色發展“驅動器”,推動“數”“綠”融合,為精準節能降碳賦能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數智驅動是重要一環。
在以智能化為支撐、推動“數”“綠”融合賦能精準節能降碳的道路上,安徽中煙充分挖掘、發揮數據價值,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提高全過程生產效率和節能降碳水平。
強化數據治理,安徽中煙通過建設工控數字基礎平臺,建立能源、設備、質量等核心業務數據庫,進一步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集成,奠定智能算法與模型應用的基礎,為綠色轉型提供數字支撐。
聚焦打造國產化智能制造樣板工廠目標,滁州卷煙廠按照大工藝、大集控思路設計工藝裝備線路,打造了工控數字平臺,開發上千個數據模型,實現了生產全過程數據集成共享和全面交互。
在能源管控環節,他們通過動力自控和能源管理系統,串聯全廠能源全域數據,優化40余張能源基礎報表,梳理11項功能流程。對接新MES系統,緊扣“保障排產計劃的精準化生產”目標,以精準、科學保障能源為切入口,以能源設備智能化集控系統為基礎,將制絲空調、空負壓等能源設備納入能源智能工單設計中,致力于提升“全面感知、智能協同”的能源數智化應用能力,為節能降碳提供了精準的數據和決策支持。
在合肥卷煙廠鍋爐房內的一塊屏幕上,動力一體化管控平臺清晰地顯示著全廠水、電、汽的實時流量與能耗曲線。
鍋爐維修工王汝宏盯著屏幕感慨:“蒸汽管網哪段壓力不穩、哪里跑冒滴漏,以前全靠我們憑經驗摸索,一旦發現問題晚了,就可能造成能源浪費。”
合肥卷煙廠能源管理中心。盛宏陽攝
從憑經驗到看數據,翔實的數據讓節能不再是“開開關關”那么簡單,而是精準調控、有據可依。“現在,平臺把整個能管系統‘網’在一起,哪里有異常、哪里有節能空間,紅黃綠標志顯示得清清楚楚。”王汝宏說。
自2023年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以來,合肥卷煙廠以打造行業精智典范現代化工廠為目標,建設動力一體化管控平臺,自主構建基于數據驅動的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全系統集成、設備群控、多模式保養等功能,有效破解了傳統的“統計靠抄表,節能靠人看”“不好管控,一關了之”等能源管理難題。
隨著綠色化數字化進一步深度融合,推廣使用智控空調、建設“綠色站房”等越來越多的綠色應用場景在安徽中煙不斷涌現。阜陽卷煙廠創新打造“黑燈倉庫”“有感月臺”“無感出庫”等應用場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無人化無照明作業,成品出庫作業效率提升63%,成為行業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典型案例。
安徽中煙還積極探索低碳應用服務,落實集約化部署要求,通過租賃方式將云平臺托管,利用行業外運營商規模化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接入能力,降低基礎設施碳排放,提高成本節約效益。
“國家級綠色工廠”、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三星級綠色工業建筑標識”……一個個“綠色頭銜”,見證了安徽中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成效。王玉立表示,下一步將緊緊圍繞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戰略部署,將綠色發展作為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層級躍升、提質增效,為行業提供更多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發展經驗。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