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期,國家局張建民局長在談話中提出要提升生產制造現代化水平,培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型生產方式。實現產業數字化是煙草產業從傳統邁向現代的必由之路。當前制約煙草產業實現數字化升級的三大障礙為:數據黑箱、數據孤島以及數據斷鏈。
過去,大家總覺得數字化是離煙草產業比較遙遠的事情。
產業發展所追求的始種是更高的速度、更穩定的質量以及更一致的標準。于是,順應這一追求,切片機和切絲機的造碎越來越少,烘絲機和膨脹單元的水分控制越來越精確,成型機的穩定性越來越好,煙支微波檢測的精度越來越高……這一切都為煙草產業帶來穩定的質量和充沛的產能。
然而時代變了,正如2021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所指出的那樣,煙草經濟的發展已經步入了新階段。新階段發展的根本問題已經不在于產量,而在于效率。單純依靠傳統生產要素的投入已經很難繼續提高煙草產業的效率,產能剩余及增長乏力的弊端逐漸凸顯:大量的設備無法保證開工率,大量的產品逐漸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大量的知識無法轉化為產出的增長,全球市場競爭日漸復雜和激烈。邊際效益遞減的魔咒在制約著每一個卷煙廠,阻礙著行業轉型升級。
于是,人們的目光開始投向了煙草產業數字化。我們需要依靠數字化讓工廠變得更為柔性,讓生產工藝對人工干預的依賴不斷下降,讓每條產線都能更好地匹配終端銷售,幫助我們的產品從設計之初就具有更旺盛的市場生命力,從而將煙草產業緊張的情緒從動蕩的市場變遷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好地為國家和消費者的福祉而服務的工作當中。
總之,我們需要考慮,從數字化出發重新審視并調整我們的煙草產業鏈和供應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現實是,建立一個用于存儲大數據的云是容易的。大量成熟的數據庫、算法和硬件均可直接應用于產業數字化改造。但僅僅擁有數據的容器不足以解渴,問題在于作為水的數據在當前煙草產業環境下仍難以獲取。當饑渴的人們滿懷希望地端起大數據云這只大碗的時候,卻發現碗中空空如也,難免抱怨煙草產業數字化的想法簡直就是胡說。
試問,制約我們實現煙草產業數字化的障礙到底在哪里呢?
不妨想象這樣一個箱子:我們確信它容納著海量的數據,只是無從知曉它的內部結構,不同部分之間的關聯,以及哪些是和它本身無關的外界干擾。當我們把手伸到這個箱子里,的確可以毫不費力地抓出很多數據,但這些數據就是無法使用,我們通過這部分數據仍然無法洞察這個箱子的內涵。這樣的一個箱子就是所謂的數據黑箱。
在當前實施煙草產業數字化改造的過程中,我們許多工藝段所面臨的就是數據黑箱的問題。更具體地說,數據黑箱的問題在實際層面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模型不清楚是第一個方面。所謂模型,就是物質實體在物理上的概括和數學上的抽象。一臺看似簡單的烘絲機,控制邏輯和執行元件就那么幾樣。但每次技改項目實施,工程師們最擔心的永遠是同樣的配方和材料加進去,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什么樣的參數配置才能確定地達到想要的效果?一個特定的效果是否只能由一種狀態達到?不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就永遠無法放心地讓數字化系統來操作設備。
引用:http://www.hualongxunda.com/
因變量和自變量不清晰是第二個方面。自變量的變化引發因變量的變化,因變量由自變量決定,它們之間有確定的關系。一臺包裝機的信息點可能有成千上萬個,但是不是每一個量都需要采集?顯然不是的。如果這么來采集數據,計算機系統總線資源將被嚴重消耗,擾亂設備正常工作。最好的辦法是厘清系統狀態參數中哪些是自變量,哪些是因變量,有選擇性地采集數據,從而大大減少需要采集的數據量。
最后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數據噪聲。許多數據也許從一開始就是由外部環境或者系統自身隨機產生的無意義信號,這些無意義的信號就是數據噪聲。數據噪聲即便采集出來進行分析,意義也不會太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明就里地將所有數據點統統采集下來,我們數據庫就會成為一個混亂不堪的數據垃圾堆。
達爾文曾經發現,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幾乎每一座小島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島上的鳥和龜都各具特色。然而,孤立也給生存在這片世界的生命帶來了無法逾越的困擾,它們一旦離開了自己的島,就無法生存下去。這便是孤島上的物種生存法則。
數據生存的法則也是如此。如果數據誕生在一個孤島的環境當中,那么數據的意義便也只能局限于這片孤島。一旦跳出孤島之外,原來的數據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然而,就是在當前煙草產業鏈條上,像這樣被禁錮在孤島上的數據比比皆是。這些數據孤島的存在大大制約了我們實施數字化改造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引用:http://www.hualongxunda.com/
首先,設備跟設備之間是孤立的。比方說,除雜機的數據是孤立的一塊,卷煙機的數據又是孤立的一塊;國產設備的數據是孤立的一塊,進口設備的數據又是孤立的一塊。每一塊數據單獨拎出來都有看頭,我們在每臺設備的顯示屏上調出這些數據來看都是完備的。但如果離開了這臺設備,相應的數據就像是離開了水的魚,一分鐘也難以活下去,成為了死的數據。
其次,車間和車間之間是孤立的。從我們的經驗出發,制絲車間的信息員大體不會關心嘴棒車間的數據,卷包車間的數據自然也很難引起物流調度單位的關注。原來的產業組織劃分充分照顧到了物料交接時清晰的邊界,卻又人為地對數字和信息這種在無形中密切交織在一起的生產要素進行了切分,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
第三,局域網和局域網之間也是孤立的。一座工廠,或者一個事業單位往往都有屬于自己的局域網。縱然有許多關于安全的考慮是必要的,但相當多的局域網之間的隔離的確給煙草產業數字化進程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現實技術的進步,如5G,已經能夠支持工業和商業領域大量數據的即時傳遞,瓶頸或許在于我們思想的保守,人為阻隔了海量數據的交匯。
須知,數字經濟是規模效益遞增的游戲,小的池塘里能養出鯽魚,大的池塘里能養出鯉魚,但如果不造成一片數字經濟的汪洋大海,我們永遠也養不出新煙草經濟的鯨魚。
煙草產業的數據鏈條本應該是一個閉環。數據從研發端走出來,走向消費端;又從消費端走出來,走回研發端。如此循環往復,接續反饋,螺旋上升。數據鏈條斷裂的問題正是存在于產業的最前端以及最后端,即消費端和設計端之間的脫節。
作為煙草產業從業者,我們或許都有類似的疑問:為什么十種新產品投下去,往往只能有一兩種產品可以成活?到底是什么因素決定了產品的命運?這次活下來的經驗下次是否還能接著用?別家成功的經驗拿過來是否還靠譜?面對這樣的困境,不開發新產品似是個人職業決策的最佳選擇。而受損的是行業的整體利益。
讓我們共同回憶一下,我們設計產品的靈感從何而來?一方面,我們可以做十分宏觀的測算,請到一家咨詢機構或者自己組織人力來開展市場調研,從各個截面來觀察市場的變化,看曲線,看趨勢,看拐點,新的想法就蘊含在其中;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做很微觀的洞察,組織一個用戶品鑒會,或者召開一個專家座談會,邀請大家提供個人信息和反饋意見,滿意率是多少,意向度是多少,改進建議有多少條,一目了然。
但是,當真正把產品做出來以后,我們免不了還是要問,誰會真正購買我的產品?新產品應該優先投放在哪個地區?我的潛在用戶真的知道我有了新產品嗎?買了第一次的人會不會買第二次了?原來許諾會買的用戶為什么看了以后遲遲下不了單呢?為什么我的用戶不愿意向別人推薦自己的產品呢?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將存在于消費端和設計端之間斷裂的鏈條連接起來。
?
引用:https://www.sohu.com/a/151343751_156030
試想,如果我們能夠把煙草產品的設計模型、消費信息和使用信息連接起來,每一次產品的使用和消費就會像是一個電信號一般點亮一個像素點,無數這樣的信息積累下來就能在我們的屏幕上刻畫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點和時間的精確需求。它甚至還能更進一步地呈現出動態的畫面,讓我們看到用戶需求的連續變化。
接下來的事情就十分自然了。我們只需要再將產品需求信息代入到產品設計模型之中,就能立刻反解出配方和工藝,并直接指導制造和銷售。對于做什么產品、在哪里投放、針對哪些消費者、如何調整,真正做到心中有數。
實施煙草產業數字化是一項十分具體而繁重的工作,真正做起來,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傳感器失靈都足夠讓人頭疼。但令中國煙草人欣慰的是,我們并不落后,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的基礎設施和市場整合度有我們的好。我們每往前邁一步都能觸發更多未知的解鎖。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正在引領世界煙草產業的在未來的發展。
劉鶴副總理曾寫道【1】,只有率先實現結構調整和技術跨越的企業,才能在新一輪技術長周期中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現在,新一輪產業革命已然打開了煙草市場的傳統邊界,更多機會呈現在了煙草產業的面前。這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必須行動起來了。數據黑箱、數據孤島、數據斷鏈的問題既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夠勇敢地往前走,一小步接著一小步往前邁,就一定能夠破解這三大障礙,贏得中國煙草的發展主動和先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注【1】: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