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云南大理,陽光燦爛,游客如織。在洱海旁的磻溪村,有一座白族建筑風格的小院,院內一盆盆不同品種的煙草植株長勢旺盛。這里就是由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聯合中國農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等共同建立的大理煙草科技小院。
大理煙草科技小院的專家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領銜。自2022年6月成立以來,大理煙草科技小院充分發揮煙草行業全產業鏈優勢,結合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著力構建“烤煙+N”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助力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科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
祖發杰是常駐大理煙草科技小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來自云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因為全程參與了小院的創建工作并且表現優秀,被同學們推舉為小院“院長”。
在院士團隊的指導下,在小院里開展研究的師生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創新和服務農戶工作中。他們走訪了磻溪村的86戶煙農,為農戶量身定制土壤保育方案,在試驗田里埋頭苦干。白天,他們扛著農具和科研器材,在煙田里揮汗如雨;夜晚,就在小院里開研討會、整理數據、寫論文。
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小院里的科研項目順利推進。今年以來,由云南農業大學教授趙正雄帶隊研究的“綠色智能肥”項目取得顯著進展。該項目利用包膜技術讓肥料的不同營養成分在不同時期定向釋放,提升了肥料的持久性和利用率,對降低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
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尤輝認為,大理煙草科技小院是一個接地氣、求實效的創新平臺,有效解決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科研創新與生產需求脫節、科研人員與農民脫節的問題。科技小院雖小,但做的是推動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大文章,未來大有可為。
煙草企業參與科技攻關
李武琴是永平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一名青年員工,去年被派駐到大理煙草科技小院工作。“在小院里,我們和研究人員一起到田里做實驗、走訪農戶、組織農民培訓。為煙農提供服務,我們煙草人要走在前面。”李武琴說。
大理煙草科技小院的成立,離不開云南各級煙草部門的共同努力。2022年,秉承“洱海保護、煙草先行”的理念,按照“政府引領、團隊主導、聯合共建”的原則,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根據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部署,和云南省煙草農科院緊密協作,積極爭取建設專項資金,與張福鎖院士團隊共同推進大理煙草科技小院建設工作。
為了保障小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按照“建管結合、深度參與”原則,將小院科技創新工作交由張福鎖院士團隊負責,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為小院日常運行管理提供保障,采取輪訓方式,每年選派3名青年員工深度參與科技小院日常工作。
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李娟介紹說:“在選派職工到小院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一上一下’原則。‘上’,是指學歷在碩士研究生以上;‘下’,是指年齡在30歲以下。我們希望通過輪訓制度,培養更多知農愛農的青年技術骨干。”
在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支持下,小院圍繞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業綠色投入品創制、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構建三個方向,以技術共研、產業共謀、人才共育三種方式,聯合構建煙草農業綠色技術體系,在新型綠色投入品研發推廣、洱海流域“煙草+N”綠色高值種植模式構建、煙后全產業鏈打造、農旅融合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模式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借助小院這個平臺,越來越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扎根農村,為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大理煙草科技小院指導老師金可默說:“科技小院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為農戶提供保姆式服務,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的科技到位率,不斷培養農民科學種田的內生動力,從而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帶著農民賺,這是科技小院1.0版本。”金可默說,經過這些年的探索,科技小院經歷了從1.0版本到3.0+版本的變遷。科技小院2.0版本,是通過校企合作帶動產業發展,通過產業帶動農戶致富。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推動農村產業興旺、助力鄉村人才振興、促進鄉村治理水平提升、打造文化繁榮和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成為科技小院3.0版本的工作重點。
“現在,科技小院已經發展到3.0+版本,就是通過深度參與融合和示范帶動,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我認為大理煙草科技小院大有可為,煙草部門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云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大理煙草科技小院指導老師歐陽鉞人說。
作為張福鎖院士專家團隊成員之一,歐陽鉞人對小院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他認為,大理煙草科技小院應立足煙草行業全產業鏈優勢,大力推動煙葉生產提質增效,帶動非煙作物種植水平提高,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可復制的發展模式,為云南農業發展起到更大推動作用,彰顯煙草行業的責任擔當。
云南煙草商業系統不斷完善合作機制,充分發揮科技小院平臺優勢,加強人才培養,加快推動煙葉生產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以煙草農業現代化助推煙區農業現代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