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湖南中煙公司第三屆電氣技術職業技能競賽中,常德卷煙廠選手金靈獲制絲動力西門子組第一名,羅琦獲卷封物流西門子組第一名,莫國韜等五人獲二等獎,易俊兵等四人獲三等獎。這是該廠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的最新成果。
圖為常德卷煙廠電氣維修工金靈在勞模創新工作室備戰技能競賽。李曼 攝
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新工廠建成后,將以前老工廠的勞模工作室進行改善,2022年1月10日揭牌啟動三個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制絲車間、卷包車間、動力車間,下設7個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制絲車間下設王先兵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欽華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和涂宸宇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動力車間下設魏成波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
走進該廠卷包車間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只見室內擺放了2臺套PLC綜合實訓裝置,主要用于邏輯編程實驗,包括變頻器、伺服電機、步進電機的控制等;另外還有四工位電氣安裝實訓臺,主要用于車間電氣安裝的標準化、規范化培訓。書架上的書籍資料,部分是車間勞模專家團隊自主編輯的培訓教材。卷包車間勞模創新工作室下設電氣、管理、機械三個創新工作小組,分別由袁建華、伍偉、劉體剛領銜,墻上所展示的是各創新小組團隊成員的基本情況以及各類獎牌證書。
工作室成立后,對于勞模專家帶領團隊人員進行項目攻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全國勞模、湖南中煙首席專家袁建華介紹,他們開展項目攻關是以問題為導向,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不是一兩個人的力所能及的。需要組建團隊,進行合理分工,憑借眾人的智慧共同解決。創新工作室提供了課題攻關所需要的硬件設施。團隊成員各有所長,分工明確又彼此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因此,創新工作室成立兩三年來,袁建華團隊完成各類課題22項,獲各項榮譽超10余項,累計申請實用新型專利6項。
圖為常德卷煙廠卷包車間勞模創新工作室里,全國勞模袁建華正在與團隊成員討論攻關項目。鄧朝輝 攝
與卷包車間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不同的是,制絲車間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更體現了“傳承”二字。工作室下設三個工作小組,分別由欽華、王先兵和涂宸宇領銜。欽華和涂宸宇負責制絲制葉設備項目,王先兵負責預處理設備項目。涂宸宇是一名青年員工,制絲車間技術員,他和師父欽華負責的項目在同一領域,欽華負責公司級重大項目,涂宸宇則負責牽頭解決工廠級攻關課題,同時又在欽華牽頭的重大項目中作為成員深度參與。
近幾年,欽華團隊完成各類課題8項。其中,成功完成了行業首次EVO505-L切絲機進料方式改造,并針對混配不均的現象創新性完成了混葉柜混配均勻性的改進。獲各項榮譽10項。團隊累計申請實用新型專利5項。涂宸宇團隊負責、深度參與、配合完成精益改善項目22項,組建或深度參與幾項QC攻關課題,并獲得多個獎項。
對于工作室的作用,常德卷煙廠工程序列專家欽華概括為三句話:攻堅克難的場所、培養人才的孵化器、技能競賽的基地。在袁建華、欽華、王先兵等勞模專家的帶領下,近幾年工廠在各項大型技能競賽中捷報頻傳,選手金靈、陳宇翔等優秀青年員工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
圖為常德卷煙廠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課題攻關現場。李曼 攝
在常德卷煙廠各個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里,參與項目攻關的小伙伴們在科技的海洋里遨游,像海綿一樣地汲取知識養料,解決了不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袁建華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去年才進廠的青年員工劉沛說,進入創新工作室參與項目攻關讓他所學有所用。同為團隊成員的卷包車間高速機操作工樂燦則認為參加項目有壓力,也有動力,和勞模專家、同事們一起,既能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又能提升和鍛煉自己。
如今,常德卷煙廠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的實驗平臺已基本滿足了項目攻關的要求,無論是工作室牽頭人,還是參與成員,都把滿滿的熱情投入到項目攻關中。他們的持續努力,換來了常德卷煙廠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