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創新團隊建立了一種電化學方法來檢測煙草青枯病菌。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傳感器和執行器B-化學(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JCR一區,IF=8.4)上。
青枯病(Ralstoniasolanacearum)是一種嚴重的土傳病害,給煙草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該團隊首次建立了一種基于RipTALI-9基因序列的電化學檢測方法,用于煙草青枯病菌的檢測。該檢測通過帶負電荷的ITO電極實現,外切酶III(Exo III)還可以通過釋放游離DNA探針來放大檢測信號,能夠靈敏地監測青枯病菌基因,檢測限(LOD)低至9.53 ng·mL-1。該方法完全不需要在電極表面進行DNA修飾,因此檢測具有很強的穩定性。該生物傳感器在實際樣品中也表現出出色的檢測性能,在人工接種的煙草樣品中,LOD為10.66 ng·mL-1,在人工接種的土壤樣品中,檢測濃度低至6.25×103 CFU·mL-1。與其他已報道的電化學方法相比,MB-cDNA生物傳感器的制造和操作成本更低,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這是目前報道的第一個電化學青枯病生物傳感器,為開發新的細菌檢測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煙草所馮慧博士、青島農業大學王穎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王杰特聘研究員與青島農大魯莉華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