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立之初的202件專利到如今超過1000件專利;
從2019年香精香料自主掌控比例37.5%到如今的87.5%;
從創新改善動力不足到全員創新活力迸發;
……
近日,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憑借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實力,進入2023年新一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名單。
近年來,廣西中煙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深耕科技創新,培育核心專利,集中優勢力量,著力提高知識產權競爭質量和保護效率,為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科技支撐。
體系構筑,強化知識產權強企
知識產權既連著創新,也連著市場,是企業品牌化的基礎,也是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為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支撐作用,2016年,廣西中煙啟動實施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工作。他們以《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為指導,制定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建立了一套包含知識產權全鏈條工作、符合自身實際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讓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管理體系所涉及部門的管理職責和分工得到梳理明確,使知識產權事務不再只是歸屬技術創新部門,而成為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協調支撐的業務體系。”廣西中煙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劉鴻介紹道。
例如在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管理上,公司法律與改革部會定期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專項法律風險防控,圍繞品牌發展規劃,落實行業關于加強商標管理的具體要求,積極開展商標權和版權、外觀設計專利等知識產權多維度布局保護。2022年,“真龍”(海韻)產品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案例成為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年度典型案件。
持續改進是推進體系建設落地見效的關鍵。廣西中煙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工作評審,通過內部審核、管理評審以及第三方認證審核,認真識別改進需求、落實改進薄弱點,以點帶面,實現體系的自我優化。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持續改進,打通了各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渠道,充分整合了法律、人力資源、財務管理、采購、銷售等各方資源,實現生產經營活動業務與知識產權的融合管理,企業知識產權由單模塊管理向綜合管理轉變,極大拓展了管理的廣度和深度,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規范性。
2017年4月,廣西中煙通過體系認證,成為行業第一批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的卷煙工業企業之一;2020年5月,通過體系的再認證。
專利鋪路,強化創新驅動發展
走進柳州卷煙廠制絲車間,一款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巡檢軟件正控制著巡檢機器人對車間內的生產線堵斷料、儀器儀表顯示、監控屏畫面等關鍵場景進行異常問題自動巡檢和識別。
“除了基礎巡檢功能,該系統還具備基于深度學習、機器視覺及大數據技術的數據統計分析、機器人路徑規劃、巡檢任務配置以及擴展巡檢應用等功能模塊?!痹撥囬g技術人員曾祥意介紹,他們還將逐步拓展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開發出更多滿足車間需求的功能,并探索將其接入生產集控系統,與車間的其他設備協同作業,進一步提升車間智能化水平。
這是廣西中煙以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為依托,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創造及運用的一個縮影。
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工作中,創造是源頭,用好這一汪“源頭活水”,才能真正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6年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立之初,廣西中煙員工整體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為薄弱,加上創新改善的方法路徑不夠清晰,公司累計取得有效專利僅有202件。
知識產權問題的解決依靠人,依靠知識產權意識的培養。廣西中煙逐步加大知識產權業務培訓力度,全面落實知識產權激勵政策,多渠道、多舉措促進知識產權示范構建,促進全員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創新意識提升。
在創新培養方法上,廣西中煙充分發揮企業科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依托技術中心研究所、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臺,運用創新方法大賽等競賽模式,大力推廣TRIZ等創新方法,打造具有企業特色的創新發展路徑。公司采取專利申請保護、科研項目立項優先支持等方式,提供創新賽事全方位支持和服務,專題開展專利挖掘布局,促進形成高質量的專利成果。
在一系列的引導和激勵措施下,廣西中煙形成了一大批支撐品牌發展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近4年,共取得香精香料相關核心發明專利授權30余件,有力支撐了品牌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3年12月,廣西中煙累計取得有效專利1030件,其中發明專利224件、實用新型專利743件、外觀設計專利63件,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415件、國內商標注冊證書482件。公司2022年度專利申報量位居廣西企業前5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