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份,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關于煙草管控的相關爭議都會格外多一些,今年的三月份,表現的尤其明顯。“表情包戒煙”、“兩會”控煙提案、電子煙參照卷煙監管都是當月的熱鬧話題。
先是在“兩會”前夕,“表情包戒煙”事件引發網絡熱議——多年以來,微博、QQ、微信等軟件的表情包里都有一個大兵叼著煙卷顯得特別酷的“小黃人兒”,而在2月28 日,這個著名的“叼煙大兵”表情包“戒煙”了。對于“表情包禁煙”,許多人認為這是在泛文化上創造一個良好的無煙網絡氛圍,尤其在推動青少年戒煙方面有積極的意義;但也有人認為表情符號也好,甚至是更廣泛的文學藝術也好,除了有傳達正確觀念的功能,也有表達個人趣味的需要,甚至要允許一些曲解和歪讀的空間,畢竟“藝術需要”不能成為吸煙借口,但文學藝術也要反映真實的生活。
“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呈交的與控煙有關的提案是三月份真正的“熱點話題”,今年“兩會”期間的涉煙提案建議主要聚焦于“管控電子煙 保護青少年”、“加快出臺國家層面控煙條例”等問題。此外,部分代表和委員提出的“公共場所該不該應該全面禁煙”的話題還上了網絡熱搜。在浩如煙海的網絡爭議中,一則留言應該引起每一位參與控煙工作的人思考——控煙目的在于將煙草使用者與非吸煙者分離,而不是禁絕吸煙者吸煙。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普通大眾都有使用合法癮品的自主權,吸煙者沒有所謂“原罪”。在全面禁與完全不禁兩極中間,仍有無數的解決方案可供選擇。
近幾年,關于電子煙的爭議甚至比控煙話題更為激烈。電子煙究竟對消費者的健康有害還是有益?電子煙究竟應該歸煙草部門管理還是應該歸食品衛生部門管理?最關鍵的問題還是電子煙的身份歸屬問題,即——電子煙究竟是新型煙草制品還是戒煙產品?這一關鍵問題遲遲得不到明晰,是電子煙多年來在無人監管的“灰色地帶”野蠻生長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在近些年的狂飆突進之后,電子煙的神話光環業已趨于幻滅,其固有的缺陷和危害性,也得到了充分暴露,時至今日,各路資本追逐“風口”而來,市場躁動與各種炒作亂象已漸露端倪。3月22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的意見中,在《專賣法實施條例》中增加且僅增加一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明確了電子煙參照卷煙管理,有望從根本上扭轉電子煙泛濫化的趨勢。
“一年之計在于春”,謀劃新局正當時。這個陽春三月,既忙碌充實又充滿無限希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