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關于禁煙話題由來已久,不是近幾年的新鮮事情。早在2011年5月,原衛生部就將“室內公共場所禁煙”列入《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并把公共場所劃分為7大類,28小類,賓館、飯店、咖啡館、酒吧都位列其中。細則要求公共場所經營者應該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示語和標志。公共場所經營者對發生危害健康事故未立即采取處置措施,導致危害擴大或者隱瞞、緩報、謊報的將采取相應處罰,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開啟了一場中國式公共場所禁煙行動,應該說效果是明顯的。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公共場所還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斷改進優化。筆者認為要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則必須增強認識,厘清“禁”“控”之別。
當前在我國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面臨的問題有幾個方面:
一是以國情復雜為借口強調控煙難度。我國地廣物博,民族眾多。各民族風俗習慣不同,經濟發展水平有別。同時我國又是煙草種植和消費大國,種煙歷史悠久,煙民約高達3億多。長期以來煙草消費不僅成為一種日常習慣,也逐步形成煙草文化,在消除疲勞、解憂化愁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同時在人際交往中也日漸形成一種常見的禮儀之品。誠然復雜的國情和民情這是事實,但控煙工作非常重要,切不能以國情復雜為借口干擾正常的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的深入推進,更不能成為阻礙公共場所禁控煙的絆腳石。
二是對“禁”“控”缺乏正確的理解。再者一些人對當前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缺乏正確理解。甚至有煙民還抱怨這是干涉他們正當吸煙消費權。其實并非如此,我們現在提出的是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這里的“禁”是指公共場所禁煙,而非全面禁煙。實際上煙民仍可適當享有吸煙權,但只能在可以吸煙的地方文明吸煙,理性吸煙。而“控”顧名思義是“控制”,換句話說就是不能為所欲為,煙民在公共場所要控制“任性和隨意吸煙”。煙民在吸煙室(點)可以任意逍遙,快樂享受。只有煙民正確理解了“禁控”含義,才會積極支持的。這需要相關責任部門加大宣傳,扎實引導。
三是控煙工作呈現“三化”錯誤傾向。在當前控煙工作中,還存在一種“三化”錯誤傾向,即片面化、絕對化、擴大化。說到禁控煙工作,許多支持人士片面擴大煙草危害,將煙草說得一無是處,甚至有過激言論建議國家禁止種植煙草和生產卷煙,從源頭上予以全面杜絕,這是片面化錯誤傾向。再者有不少控煙人士對煙草行業看法比較片面,總認為煙草行業什么事情都是錯的,甚至連煙草贊助希望工程也有人說事。更有甚者,總認為咱們國家控煙為何進展緩慢。其實控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控煙也要依法進行,防止一刀切絕對化。另外必須反對擴大化,也就是不講原則,不講方法,為禁煙而禁煙,肆意擴大范圍,淡化其它工作,這都是嚴重錯誤的論調。其實“三化”錯誤傾向對控煙工作不僅沒有多大好處,相反還會激化矛盾,不利于社會穩定,值得警惕。
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禁的是場所,控的是“任性”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合理推進,力爭造成取得較好的成效。贏得全社會的支持,避免再次出現公共場所勸阻吸煙得不到積極響應的尷尬局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