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在國家衛健委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表示,目前正推動全國層面控煙立法,也要求各個地方結合地方的實際出臺控煙的法律法規。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等城市已先后出臺或修訂了控煙地方法規,要求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達到100%無煙標準。而2010年實施的《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對一些室內公共場所和室內工作場所的要求是“限制吸煙”,這些場所被要求設置吸煙室或吸煙區。
近日,廣州市衛健委在回復政協提案時表示,爭取在2022年前完成《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的立法修訂工作。同時市衛健委也正在進行《廣州市愛國衛生工作規定》的修訂工作,并在《規定(修訂草案送審稿)》內新增了關于控煙的條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實行全面禁煙。《廣州市愛國衛生工作規定》修訂已列入2021年年內審議項目,并已報市政府審批,年內可以出臺。
政協提案:《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存在盲區
今年廣州市兩會上,廣州市政協教科衛體委遞交了“關于加快修訂廣州市《控煙條例》相關問題的提案”。提案認為,《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制定已超過十年,存在的一些問題急待解決。
《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提出了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區域、歌舞娛樂游戲休閑場所等應當設置吸煙區。提案認為,這并沒有滿足100%無煙的要求,并且現實中真正能設置吸煙區的場所有限。
《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也把“經營場所使用面積在150平方米以上或者餐位在75位以上的餐飲場所”列入限制吸煙的室內公共場所。但事實上,廣州有很大部分的快餐店、小食店的面積都在150平方米以下或餐位在75位以下,這些場所可以不禁煙,處于放任自流狀態。
提案建議,盡快將《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的修訂列入計劃,確立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100%無煙的標準。
調查:廣州市居民現吸煙率為20.6 %
那么目前廣州市居民的吸煙情況到底如何?
在今年出版的《中國公共衛生》雜志中,廣州市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的研究人員發布了“廣州市15~69歲居民吸煙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是在2017年抽取了4142名15歲到69歲的廣州居民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廣州市居民現吸煙率為20.6 %,其中男性和女性現吸煙率分別為41.6 %和1.3 %,均低于2015年全國居民現吸煙率的27.7 %、52.1 %和2.7 %。研究指出,其中原因可能與《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的實施及政府不斷強化控煙工作、積極推進無煙場所建設、開展煙草危害知識宣傳,營造全社會無煙環境和氛圍有關。
但廣州的控煙工作同樣面臨挑戰。比如“健康中國”控煙行動要求,到2022年要基本實現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但據廣州市衛健委介紹,截止2021年上半年,廣州市黨政機關中建成無煙黨政機關的比例為34%,這個比例還很低,未來將加快無煙黨政機關創建工作。
同時,廣州于2014年建立了控煙監督員隊伍。在2020年,市、區控煙監督員對8506家場所無煙環境執行情況進行巡查,發現441家單位存在違反《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現象,主要為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商店、賓館酒店和餐飲場所、企事業單位等。
廣州計劃在全市招聘控煙監督員100人,包括市本級和各區,其中市本級15名,其余85名分配到各區。但目前市、區兩級實有控煙監督員55名,人員仍存在缺口。
市衛健委:爭取2022年前完成《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修訂
廣州市衛健委在回復該提案時指出,已委托課題組開始《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修訂的準備工作。《條例》(修訂稿)中進一步擴大了禁煙場所范圍,明確職責分工,增加了“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吸煙或者攜帶燃著的電子煙等煙草制品”的規定等。
市衛健委表示,《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立法修訂工作,對廣東省控煙法規保護人口比例達到30%以上的指標要求具有關鍵作用,他們爭取在2022年前完成立法修訂工作。
市衛健委結合《廣州市愛國衛生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修訂,進一步明確控煙相關規定,在《規定(修訂草案送審稿)》內新增了關于控煙的條款,在第二十四條中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實行全面禁煙。”2021年1月,市司法局已明確將《廣州市愛國衛生工作規定》修訂列入2021年年內審議項目,并已報市政府審批,年內可以出臺。
針對控煙隊伍人員缺口的問題,市衛健委表示,《健康廣州行動(2020-2030年)》控煙行動中已經提出,各愛衛會成員單位結合實際情況設立本單位控煙監督員或巡查員,可由本部門負責人或單位員工、保安及保潔員兼任,負責勸阻本單位或外來人員違法吸煙行為,逐步建立群防群治的控煙網絡。
目前該委與廣州志愿驛站聯合會長期合作,專門成立了廣州市控煙志愿服務隊,組織控煙志愿者,定期進社區、校園和單位,開展控煙宣傳,重點對吸煙者進行宣傳勸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