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網民在政府網站留言,詢問煙盒上有關“健康警語和信息”的問題。國家局的答復也是積極的,直面問題,如實回應。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仍然很熱烈,假設如果煙盒“健康警語和信息”滿屏了,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
1.有人滿意,依然有人不滿意。
這個事情,包括煙民和消費者在內,總是達不成統一的一致的意見,結果就是不管你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會有一部分人不滿意,也會有一部分人滿意。對于這個結果和意見,我們秉持的應該是開放式的、漸進式的態度。現階段就該這么做,也只能這么做。主動履約,就是一種擔當。做了就做到位,煙草也是說到做到的。對于這個態度和立場、出發點,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2.少了文化氣息,太過直白了。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說話、辦事、為人處世原則,就是含蓄、留白,對什么事情都是包容開放的,絕不是一棍子打死的哪一種“斬盡殺絕”“殺雞取卵”的直白做法。這和我們的生活習慣、工作環境、傳統文化是對接的,一致的,符合我們的文化基因和傳統。傳統文化、含蓄表達,一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符號和象征。要打破這個傳統,得不償失,也“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3.什么都和國外接軌,這不宜。
該接軌的,必須接軌,但對于像文化這種已經融入了血脈的東西,想摳掉、抹去、擦干,都是錯誤的,也是有害的。需要和國際接軌的,我們就接。沒必要接軌的,依然需要保留。要是改過頭了,大家依然不適應的。為何要改呢?
4.待討論的問題,欲速則不達。
對于禁煙還是控煙的討論,是激烈的、紛爭的,也是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思考的。凡事欲速則不達。這個是需要討論的問題,必須置放在我們現階段、新階段和我們的生活方式習慣、公眾的現實需要和理性推進等等,綜合考量。一下子火急火燎的直接推翻,只取答案,不管過程,這個事情就是瘋狂的。結果,自然也不會太好。
讓社會公眾充分參與討論,注意“面和點”的問題,也注意各個階層和群體的意見,吸收和預備、應對各種意外情況,這樣的討論是有益的,也是必須的。
但中國煙草行業在已經承諾過的“公約”框架之內照章辦事,遵章辦事這個事實也是不容忽略的。
國家煙草專賣局稱,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卷煙包裝警示研究,加大預防和勸阻未成年人吸煙工作力度,進一步做好煙草控制工作。履約,是常態。在框架內,什么都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