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已有京、滬、深等 24 個城市制定了地方控煙法規,進行了控煙立法的有益探索和實踐。”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告訴記者,今年兩會她將提交一份《關于盡快出臺國家<控制吸煙條例>的提案》。
吳凡在提案中指出,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對北京、上海、西安、呼和浩特、哈爾濱等10個城市的調查顯示,公眾對二手煙有害健康知曉率達到95.2%,有91.9%的公眾支持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煙。
吳凡介紹,上海市自2016年出臺《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以來,成人吸煙率已持續7年下降,市民控煙意識快速提升,不在人群聚集的公共開放空間吸煙也根植市民意識。
吳凡表示,“在公共空間內吸煙的,應當在指定的吸煙點進行”已寫入2021年 11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上海市黃浦江蘇州河濱水公共空間條例》。
綜合上述情況,吳凡建議,國務院在總結各地立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出臺《控制吸煙條例》。堅持控煙立法室內室外兩手抓:一是堅持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止吸煙;二是推進室外控煙,將特定公共場所室外區域如托幼機構、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場所和人群密集的場所納入禁煙區域,同時倡導在室外不吸游煙,設置規范化室外吸煙點。
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要求,全面無煙法規保護人口比例,到2022年達到30%及以上,到2030年達到80%及以上。
去年7月16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實施兩年取得的進展與成效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在會上表示,正在積極地推動國家層面的立法,同時也要求各個地方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出臺控煙的法律法規。但是從國家層面來說,推進立法、實施公共場所控煙還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