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本屆無煙日的主題是“煙草威脅我們的環境”,有控煙組織認為,煙草從種植到燒烤和生產、消費每個環節都產生嚴重的環境危害。在煙草種植環節,一方面,煙草種植需要大量的農藥和化肥,也會更快地耗盡土壤肥力,一旦土壤被榨干,大多數植物都不能繼續生長;另一方面,煙草種植導致的森林砍伐助長了土壤退化,對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更有控煙人士指出,煙草業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僅會加劇氣候變化,還會降低氣候的適應能力,阻礙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今天,我們轉發此文,希望中國煙草行業及各單位推進煙葉生產綠色發展的探索實踐能被更多的人了解。
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既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全面節約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近年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先后印發行業“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工作方案和做好煙草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實施意見,結合行業碳排放實際提出了階段性工作目標,部署了一系列任務。行業各單位深刻認識推進“雙碳”工作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積極探索實現綠色發展目標的路徑和方法。今天,我們一起聚焦煙草行業及各單位推進煙葉生產綠色發展的探索實踐。
山東莒縣縣局(分公司)黨員志愿服務隊在煙田使用無人機開展植保作業。魏淑君攝
煙草行業綠色發展的關鍵在煙葉。近年來,行業堅持煙葉基礎地位不動搖,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煙葉產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煙葉生產綠色發展成效顯著。
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煙葉源于自然界,煙草農業是依賴地理、氣候等自然環境條件的生態產業,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煙葉品質的優劣。煙草行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與煙葉生產經營之間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與煙葉生產經營各相關方形成了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煙葉可持續發展的普遍共識。特別是國家對煙草實行專賣專營,煙草公司作為國有企業,始終把行業發展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中謀劃,始終把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作為首要任務,更加自覺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尊重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轉變發展方式,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現代化煙草農業發展之路。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雷鎮錦溪村煙田里,斜紋夜蛾誘捕器助力綠色防控,保護生態環境。簡欣欣攝
政策規劃引領綠色發展。煙草行業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從煙葉是煙草行業最基礎也是最薄弱的環節的實際出發,科學制定計劃規劃和政策措施,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實落地,促進煙葉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嚴格落實煙草專賣法及其實施條例,嚴格落實國家指令性煙葉收購計劃和指導性煙葉種植計劃,強化宏觀調控,嚴格合同管理,確保煙葉生產經營有序可控,避免盲目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構建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和煙葉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從基本理念、主要原則、目標任務、考核評價等方面,對煙區生態環境保護和煙葉綠色發展進行了系統規劃和制度安排,形成較為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持續投入保障綠色發展。我國大部分煙葉產區分布于老少邊窮地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較差,曾經長期“靠天吃飯”,生態環境保護和煙葉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煙草行業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優化煙葉生產布局,建設高標準煙田,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水源工程援建,穩定煙葉產前投入,推動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截至2021年年底,煙草行業累計投入資金981.2億元,建設項目560.2萬件,累計批復水源工程援建項目292件,核定援建資金241.1億元,受益農田5000萬余畝,煙葉產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御自然災害能力顯著提升,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同時,穩定煙葉價格和發展預期,切實提高煙農收入,有效調動煙農著眼長遠發展、推動綠色發展的積極性,2021年煙農戶均收入9.4萬元,明顯高于農村家庭平均收入水平。
廣西靖西市局(營銷部)圍繞“三蟲三病”開展生物防治,以蟲治蟲,豐富了綠色防控體系。圖為技術人員在煙田釋放蠋蝽防治斜紋夜蛾幼蟲。沈志程 黃深攝影報道
科技創新支撐綠色發展。煙草行業通過加大科技創新和先進適用技術應用力度,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煙葉生產經營全過程。推進煙草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項,成功選育抗性良種,從源頭減少煙葉生產過程對環境的損害。持續加強面源污染治理,推廣可降解地膜,積極開展地膜、秸稈等煙田廢棄物回收利用。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減少化肥使用量,2021年有機肥施用面積占煙田比重達到94%。病蟲害綠色防控走在大農業前列,煙葉產區畝均化學農藥用量在“十三五”期間降低41%,2021年煙蚜繭蜂生物防治面積占煙田比例達到96%。大力推廣密集式烤房和專業化烘烤,積極探索推進清潔能源烘烤,有效減少煤炭等傳統燃料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建立煙田輪作制度,發展煙葉與非煙產業融合共生耕作技術,土地利用實現經濟高效、用養結合、良性循環。
提升素質落實綠色發展。人是推進綠色發展的最關鍵因素。煙草行業持續加強煙葉基層建設,加大煙葉基層隊伍教育培訓力度,充分發揮煙葉技術人員指導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創新服務煙農手段,不斷提高適用技術入戶率、到位率和貢獻率。發展20~50畝適度規模經營,提升連片種植規模化程度,加快培育種植專業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煙葉生產經營主體,充分發揮煙農合作社統籌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作用,2021年煙農入社率近99%。加快職業煙農隊伍建設,大力宣貫綠色低碳環保理念、知識和技能,積極實施GAP生產管理模式和操作規范,同時穩定煙葉政策,強化激勵約束,使得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環境成為煙農的自覺行動,2021年職業煙農數量近30萬戶,職業煙農種煙面積占比近70%左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