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遇到邊走邊抽煙的“游煙”(室外二手煙),是不是很讓人討厭?接孩子放學,遇到校門口有家長抽煙,是不是很想快速逃離?第37個“世界無煙日”來臨之際,上海市民室外二手煙(游煙)相關情況萬人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市民經常遭遇“游煙”,逾九成市民對“游煙”表示反感,多數市民認為“游煙”會造成安全隱患、影響市容環境和他人健康,并傾向于通過立法管控、加強宣傳倡導和規范設置室外吸煙點等措施來改善“游煙”情況。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在建設健康城市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控煙領域已取得一定成效,成人吸煙率自2010年控煙立法以來,已下降7.5個百分點至19.4%,法定禁煙場所違規吸煙發生率降至12.4%。上海市人大常委會2016年修訂《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實現室內全面禁煙。隨著室內控煙狀況向好,吸煙者在室外“隨處吸煙”“抽游煙”現象造成的非吸煙者二手煙暴露情況顯得突出。2023年,上海推出“控煙行動三部曲”——室內全面禁煙、室外不吸游煙、吸煙請看標識,在做好室內禁煙的基礎上倡導室外控煙。
為了解上海市室外“游煙”相關情況、市民的態度與建議,上海市健促辦、上海市健促中心、上海市控制吸煙協會近期開展了市民萬人“游煙”調查。結果顯示,市民遭遇“游煙”現象普遍,其中,遭遇“游煙”最多的前五位場所為室外排隊等候區域(如景區、飯店、飲品店等)、人行道、路口紅綠燈等候區域、室外游樂場、公交車站、商場及商務樓出入口等。有近三成的市民在學校門口(如接送學生時)遭遇過“游煙”。
從遭遇“游煙”的頻率情況來看,以3天/周及以上的頻率為“經常遭遇游煙”的情況,有近六成市民經常遭遇“游煙”,已影響出行體驗。
從被調查者對室外“游煙”態度的結果看,超七成市民對“游煙”的態度為“不能接受”,原因包括:影響他人健康;容易發生煙蒂隨處亂扔現象,影響市容環境;造成安全隱患,如煙頭、煙灰燙傷他人或燙壞衣物、亂扔煙蒂還可引發火災等。
“游煙”即移動的二手煙霧,吸入二手煙會導致成人癌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與發育異常等多種疾病。國際癌癥研究署已將二手煙霧確定為A類致癌物質。相關報道顯示,全國每年有超過10萬人因二手煙暴露導致死亡。上海市健促辦、上海市健促中心、上海市控制吸煙協會向廣大市民呼吁:不吸“游煙”,勿做行走的污染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