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煙銷量的逆勢上漲彰顯中國控煙緊迫性。8月28日,《2023中國控煙觀察——民間視角》發布,這份已連續發布15年的報告,是國內最重要的控煙記錄之一,以深入分析統計數據、直言控煙頑疾而著稱。但這次的報告被一位嘉賓點評“不太解渴”,從側面反映了控煙工作停滯不前的窘境。多位資深公衛、醫療、法律專家再次強調,考慮到政策生效有延后性,再不采取措施,《健康中國行動》提出的控煙目標恐難實現。
8月28日,《2023中國控煙觀察——民間視角》發布
雖然中國的吸煙率保持著下降趨勢,但另一個關鍵指標并不樂觀。《中國控煙觀察》引述的數據顯示,中國卷煙銷量從2003年的17595億支,增加到2023年的24427億支,增加了38.80%。而在中國之外,全球的卷煙銷量都在持續下降。“中國銷售了全世界47%的卷煙,差不多有一半的煙都被中國人抽了。”報告起草者之一、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原主任姜垣說。
中國卷煙銷量與全球銷量的對比
中國卷煙銷量占全球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與此同時,中國的吸煙率下降速度也慢于全球,數據顯示,中國成人吸煙率從2010年的28.1%下降到2022年的24.1%,12年間下降了14%,遠低于全球中低收入國家下降的平均水平。報告強調,按照這個下降速度,到 2030年成人吸煙率下降到20%難度較大。20%是《健康中國行動》確立的國家控煙目標。
與銷售額相匹配的數據是,煙草業已是國內重要的稅收來源之一。不過,公共衛生專家希望提醒煙草消費可能帶來的長期健康損失。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此前測算顯示,2018年,我國煙草相關疾病經濟負擔總量為15214億元,相當于同期GDP的1.7%。這同樣相當于同年煙草稅收的1.3倍。(詳見《萬億消費稅改革如何兼顧健康目標?學者建言規劃“健康稅”》)
自上世紀以來,國內外已有眾多研究反復證明吸煙對自己和旁人的健康危害,亦有眾多研究證實社會控煙政策所帶來的明顯改變。
“我在門診確診小細胞肺癌90%以上都是重度煙民,英國醫生道爾父子對接近5萬名醫生的研究跟蹤了50年,得出結論吸煙的指數跟肺癌的發生率呈正相關,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的平均壽命相差十年。”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說,“我們是肺癌最多的國家,因為人口基數大,隨著人口老齡化如果控煙不跟進,肺癌的發病死亡依然會持續多年。”
煙草對居民健康帶來危害
在國內,北京和香港的經驗都貢獻了有力的控煙證據。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永華團隊與常春團隊發表的研究顯示,《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在2015年實施后,北京市職工因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卒中(中風)入院人數當期分別即刻下降5.4%和5.6%,帶來了顯著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健康收益。
但支修益同樣提醒,控煙工作不都是立竿見影,一些疾病的發病率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逐漸下降,如果不盡快出臺全國控煙立法,未來中國肺癌的發病都不會有拐點,甚至可能繼續上升。
近幾年,國家層面立法尚無進展,地方立法則頻頻遇阻。報告指,歷經各種博弈,2021年重慶出臺了專門的控煙法規,但是重慶的控煙法規沒有達到全面無煙要求。之后,大連、沈陽、成都、珠海等城市出臺的專門控煙法均未達標。
“自從重慶控煙條例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之后,很多地方控煙立法都在紛紛效仿,但是很多都是不符合規定。”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青斌說。一個明顯區別在于,京滬等地的控煙立法都明確,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以遏制二手煙對他人健康的影響。但近些年的地方立法中,普遍通過不同的形式“開口子”,允許設立室內吸煙室等。
王青斌認為,下一步的控煙工作,關鍵在于重新推動全國層面的控煙立法,或在愛國衛生條例等文件中,增加控煙專章。南都記者近兩年與多地衛健、疾控人士的交流中了解到,隨經濟、財政壓力增大以及政府換屆等因素,地方政府推動控煙立法的決心正在減弱,一些地區的控煙立法因此難產,他們也認為,當前需要國家層面率先破題,支持地方衛健和疾控部門的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國家衛健委去年在答復人大代表時表示,正在積極推動國家層面愛國衛生立法工作,前期委托有關單位開展愛國衛生立法研究,系統收集、整理國內已有的愛國衛生立法資料,多次開展立法調研工作,廣泛征求各地和全國愛衛會各成員單位以及來自公共衛生、法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多學科專家意見,形成愛國衛生條例征求意見稿。去年以來,我們又多次征求全國愛衛會各成員單位和各省份愛衛辦意見,并根據愛國衛生工作的歷史和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充實和完善。目前,正按照立法有關工作要求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南都記者從多個相互獨立的信源了解到,去年末該法律文件曾向地方征求相關意見,但由于文件沒有進入國務院立法規劃,何時能出臺、最終能否寫入合格的控煙條款,尚待觀察。
在此次愛國衛生立法之前,國家層面的控煙條例10年前一度進入立法流程,但最終未能出臺。報告和多位與會專家都談到,“政企合一”的煙草業對控煙工作的阻力。王青斌也提醒,如果想讓愛國衛生立法進入國家立法規劃,“最應該發揮作用的是衛健委”。多位專家都表示,國務院常務會定期審議立法文件,但每年會期有限,各部委最重視的立法文件才有機會推動盡快上會審議。
曾擔任北京市人大代表的支修益則提出另一思路:呼吁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兩會期間形成議案,支持和敦促有關部門推進全國控煙立法。有別于代表個人提交的“建議”,議案需要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才能提交。多位與會專家都表示議案更有力度,也更可能進入議事程序。“希望大家加強呼吁。”支修益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