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烤好的煙葉,旬邑縣后掌村煙農臉上洋溢著喜悅。
秦都區局(分公司)黨支部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零售客戶培訓,促進黨建與業務融合。
咸陽市局(公司)工作人員走訪零售客戶,指導客戶做好疫情防控。
咸陽市局(公司)黨員代表給幫扶對象(右二)送去被褥、防寒衣物等,幫群眾溫暖過冬。
咸陽市局(公司)支持幫扶村種植連翹、板藍根等中草藥,幫助村民走好致富路。
重基層、打基礎,固根本、激活力,近年來,陜西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在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對基層建設、基礎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咸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黨委認真貫徹陜西省局(公司)工作部署要求,將“雙基”建設作為關系全局和長遠的戰略工程,圍繞打造“卓越黨建引領力、卓越企業發展力、卓越社會貢獻力、卓越文化感召力、卓越隊伍成長力”的目標,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奮力推動咸陽煙草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砥礪奮進、勇立潮頭。
“‘五個卓越’是一體,也各有側重。‘社會貢獻力’不僅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更是企業發展的落腳點,要進一步推進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支持鄉村振興,持續服務社會,努力樹立責任煙草的良好形象。”咸陽市局(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經理張永軍說。
一句承諾 詮釋一種責任
冬日里,一條繁華的街道因一處“驛站”而讓人感覺溫暖無比。
“以前,娃放學之后只能擠在柜臺后面寫作業,地方狹窄不說,人來人往,環境也十分嘈雜,娃沒法靜下心好好學習。現在,放了寒假,娃學習也有了好去處。那里環境好、設施全,煙草人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禮泉縣南大街上的永紅煙酒商行店主徐永紅說。
徐永紅說的“好去處”,是禮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建設的黨群服務中心。
近日,記者走進該黨群服務中心,感受到了一股濃厚的紅色氛圍,幾名環衛工人正在休息區交流近期的工作情況。“這里真好,不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免費休息的場所,還能給手機充電,能喝上熱水,煙草公司為群眾辦了一件大好事。”環衛工人郭建禮說。
記者看到,這里不僅設置了休息區、閱讀區,還能提供政策咨詢、醫藥救急、手機充電等便民服務。作為禮泉縣第一家黨群服務中心,該中心自2019年11月啟用以來累計服務群眾1200余人次,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我們在中心設置了黨員先鋒崗,通過全體黨員輪流值崗的模式,讓黨員干部在感情上融入群眾,在行動上貼近群眾,努力把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成為黨員錘煉黨性的紅色園地、服務群眾的溫暖驛站。”禮泉縣局(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局長、經理許峰說。
以鼎立誠,以誠鑄鼎;對黨忠心,堅守初心;為事業奉獻赤心,對工作傾注匠心。搭建黨群服務中心,是咸陽市局(公司)黨委推動“鼎誠心?先鋒行”黨建品牌落地見效的有效路徑。他們積極借鑒地方政府建設經驗,探索建設了集煙草政務服務、黨建宣傳、社會服務、黨員教育為一體的“鼎誠心?先鋒行”黨群服務中心。目前,在試點建設的基礎上,經全市系統推廣,黨群服務中心已經實現了遍地開花。
打造卓越黨建引領力,凝聚攻堅奮進的強大合力。按照上級部署,咸陽市局(公司)黨委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建設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四強”黨支部為目標,形成了黨建工作有職責、有目標、有計劃、有流程、有考核、有保障的工作格局。
特別是,他們打造“鼎誠心?先鋒行”黨建品牌,秉承“鼎誠咸煙,情注涇渭”的咸陽煙草企業文化理念,以此作為引領思想的旗幟和衡量行動的標尺,激勵黨員干部以鼎立誠、以誠鑄鼎,增強全員的職業自豪感、集體榮譽感和行業歸屬感,通過打造卓越文化感召力,提升企業軟實力。
以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建設為依托,咸陽市局(公司)黨委創新形式,豐富載體,積極推行“黨建+”模式,深入開展“我是黨員我先行”“黨章黨規伴我行”“服務群眾我能行”活動,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如今,在咸陽市局(公司),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加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彰顯。“服務群眾我能行”,這不僅是一句承諾,更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詮釋的是咸陽煙草人的責任和使命。
一片金葉 帶富一方群眾
隆冬時節,位于黃土高原溝壑區域的旬邑縣馬欄鎮后掌村被白雪覆蓋,寒氣襲人。1月5日,村里的底塬煙葉專業合作社會議室內,社員們正在熱烈討論煙葉種植經驗和新一年的種植規劃。
56歲的李相平是這家合作社的理事長。靠著靈活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他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時也帶動其他群眾通過發展煙葉產業走上了致富之路。
后掌村土地資源豐富,塬大面廣,耕作條件好。但在2009年以前,該村煙葉種植分散、規模小,全村種煙面積不足300畝。
2010年,在旬邑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引導和支持下,李相平在村里發起成立了煙葉專業合作社,并當選為理事長。
當年,由于是初次種植煙葉,李相平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資料,并帶頭學習種植技術,積極參加各類煙葉生產技術培訓,決心要種出好煙。當年,他種煙收入6.2萬元,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真的富。”在李相平的帶動下,2020年,該村23戶煙農種植煙葉1399畝,戶均種植60.8畝,戶均收入20.1萬元。特別是,合作社每年吸納周邊300余名群眾到社務工,讓更多群眾擺脫了貧困。
在李相平看來,后掌村煙葉產業的有序發展,離不開當地煙草公司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煙草公司在后掌村配套修筑煙田砂石路8公里,建造密集烤房72座,連體智能育苗大棚17座,配套農機具392臺(套),并建成占地50余畝,集機械展示區、煙葉收購區、自動氣象站等六大板塊于一體的煙葉綜合示范園區,讓后掌村煙葉產業逐步展現出新面貌。
當然,除了硬件支持,作為職業煙農的李相平深知提升“軟件”水平的重要性。
近年來,咸陽市局(公司)堅持以培養職業煙農助推產業發展的思路,聯合市、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對全市所有煙農分批次進行培育,把解決“誰來種煙”問題作為煙葉生產轉型的重中之重,努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現代職業煙農隊伍,推動煙葉生產向煙農職業化、種植規范化、品質特色化方向轉變。
借助這樣的有利時機,李相平在后掌村動員了一批文化程度高、學習能力強的年輕人參加職業煙農培訓,目前該村已有21名職業煙農。
從全市范圍看,截至目前,共有114名煙農通過“理論+實踐”考核,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職業煙農)資格認定,為當地煙葉生產提質增效提供了人才支撐。
孕育希望,實現夢想。正如2020年年初咸陽市局(公司)《致煙農朋友的一封信》中所寫的那這樣:“讓我們團結一心,攜手同行,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煙葉生產工作,讓每一顆小小的種子都孕育出致富的希望。”
依托煙葉產業帶動農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一片片煙葉成了咸陽煙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金葉”,讓他們致富奔小康的夢想成為現實。
一次轉型 激活一支隊伍
對于秦都區玉泉西路周邊的零售客戶而言,負責該片區營銷工作的客戶經理左柳枝是他們日常經營的“管家”。
“左經理的幫助讓我明白,要走出自家店里的那扇‘門’,多看一看門外的世界。”泉鑫煙酒店老板崔紫陽說。
時間回到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崔紫陽的經營陷入了低谷。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秦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開設的《小型店(經營面積為15平方米到20平方米)的運營基本功和線上經營拓展》網絡直播課程,讓崔紫陽受到了很大啟發。
“如何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如何判斷消費者的需求?”“如何開展線上推廣?”這三個問題一直在崔紫陽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一邊回想老師的講授內容,一邊著手準備實踐。
嘗試,總有意想不到的困難,好在有左柳枝的幫助。崔紫陽逐漸掌握了特殊時期的經營技巧,經營情況日漸好轉。“煙草公司的服務越來越細致,客戶經理指導的針對性、實用性也越來越強。不管是市場形勢、經營方法還是終端陳列,左經理都能給我全方位的指導。‘管家’這一稱呼真是名副其實。”崔紫陽笑著說。
客戶經理為何被稱為“管家”?這要從秦都區局(分公司)推動客戶經理職能轉型說起。
“隨著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的深入推進,卷煙營銷工作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營銷隊伍素質提升和職能轉型刻不容緩。轉型的方向和措施決定著營銷隊伍建設質量,甚至整個營銷工作的質量。”秦都區局(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局長、經理姚剛說。
基于這樣的思考,秦都區局(分公司)立足市場變化、消費趨勢、客戶需求、政策導向及企業發展等五個方面的實際,通過全方位分析,勾畫出了客戶經理職能轉型的“全景圖”。
從“專業不強”“干勁不足”“能力有差距”的隊伍現狀出發,秦都區局(分公司)得出兩個方面的結論:一是營銷隊伍建設的核心目標是激活人,讓人與事、人與資源相匹配,這樣才能實現團隊價值最大化;二是需要轉型的不只是客戶經理,整個營銷隊伍都需要轉型,必須齊步走,一個都不能掉隊。
找準痛點,謀定而后動。秦都區局(分公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激發營銷隊伍活力為目標,制定了“五師一管家”的職業化營銷隊伍建設規劃。
所謂“五師一管家”,即宣傳培訓師、市場分析師、經營指導師、品牌培育師、終端設計師“五師角色體系”和職業化“服務管家”目標。
如今,隨著“五師一管家”營銷隊伍建設思路的落地運行,隊伍潛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團隊合力進一步凝聚,客戶盈利水平不斷提升。
秦都區局(分公司)開展“五師一管家”營銷隊伍建設的探索,是咸陽市局(公司)推動營銷隊伍轉型的一個生動縮影。從“粗放”到“精細”,從“經驗”到“精準”,從“被動”到“主動”,咸陽市局(公司)營銷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隨著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咸陽市局(公司)以打造卓越企業發展力為目標,推動市場狀態不斷穩中向好、穩中提質,更通過一系列幫扶舉措讓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紅利。
一個書記 幫扶一村百姓
“領路人”“主心骨”是旬邑縣馬欄鎮北坡子村群眾對咸陽市局(公司)駐村第一書記武元的評價。
今年1月4日,元旦假期剛一結束,武元就急忙趕回了村里。天氣嚴寒,幾個高齡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是武元一直牽掛的事。
這一天,武元走訪留守老人,詢問了他們的生活狀況。隨后,他又馬不停蹄地找村支書、合作社負責人商議新一年煙葉、中藥材產業的后續發展事宜。
自2018年擔任北坡子村第一書記以來,像這樣的工作節奏,武元早已習以為常。“既然選擇了駐村,就要把自己當成村里的一員,幫村里摘帽,帶群眾脫貧。”武元說。
曾經,地處黃土高原旱塬、東西南三面環溝的北坡子村,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如今,在咸陽市局(公司)的大力扶持下,在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協調下,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路燈照亮了群眾的致富路,北坡子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扶到點上,幫到根上。北坡子村的基礎設施帶動了產業發展。
針對北坡子村村情民情,武元與駐村工作隊經過多方考察調研,與村兩委充分商議后,明確了“因地因戶制宜,科學扶貧攻堅”的工作思路,確定了“支部+合作社+村民”的產業發展模式,并制定了《北坡子村產業發展規劃》,為該村產業發展勾畫出了清晰藍圖。
在此基礎上,駐村工作隊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一方面發揮行業優勢建設優質煙葉種植基地,另一方面立足當地實際發展中藥材種植,積極探索多元產業發展之路。
因扶貧成效顯著,咸陽市局(公司)幫扶北坡子村的工作經驗作為典型案例入編了《陜西省省級單位駐村扶貧工作典型案例選編》一書。
以攻堅之勇和“繡花”之功答好“收官之卷”。一直以來,咸陽市局(公司)堅持把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著力在建強支部、完善設施、產業幫扶、民生保障、促進就業上精準發力,讓幫扶村產業發展“有聲有色”,項目建設“有點有面”,民生事業“有板有眼”,全市系統幫扶的11個村莊全部順利脫貧。
像武元這樣,咸陽煙草長期駐村的39名扶貧干部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支優秀的扶貧隊伍正是咸陽市局(公司)打造卓越隊伍成長力、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的生動注腳。
臨難不避,實干為要。“我們要認真履行煙草行業肩負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持續加大幫扶力度,不斷探索助農新模式、新路徑,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幫扶村群眾致富奔小康作出更大貢獻。”張永軍說。
本文圖片均由特約通訊員魏鋒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