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湖北省咸豐縣朝陽寺鎮雞鳴壩村,兩輛滿載著甜玉米的冷藏車承載著山里人的希翼,迎著火紅的太陽相繼向廣東深圳海吉星蔬菜批發蔬菜駛去,傳遞著該縣煙葉分公司高樂山基地單元煙農專業合作社種植甜玉米,圓夢鄉親,助推產業發展的新消息。
雞鳴壩村曾是該縣久負盛名的優質煙葉生產種植地,但隨著常年種植,煙田肥力下降,村民們傳統產業致富的道路面臨著挑戰,要選擇、培育出一項能讓村民們收入收入幾十,乃至上百萬元替代產業談何容易?地方政府、咸豐縣煙葉分公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無時無刻不在為那里的鄉親們找出路、謀發展。
2018年,該縣煙葉分公司高樂山基地單元煙農專業合作社立足部門優勢,在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與雞鳴壩村民委員會簽下了600畝土地流轉協議,邁出了修復土壤、多元增收,推進產業發展的堅實步伐。
“前些年,我們在那里打出的修復煙田土壤組合拳,雖說合作收益微乎其微,但在產業發展,鼓起村民腰包方面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該煙農專業合作社監管人員張洪杰是個明白人。他打心眼里佩服縣煙葉分公司不遺余力地采取鼓勵煙農輪作換茬種煙,支持煙農種植綠肥、使用有機肥、推廣沼液進田等多管齊下辦法,修復種煙土壤,發展煙葉產業,拓展村民增收渠道的一系列舉措。
然而,作為身負重任的合作社,也該應勢而上,有所作為吧。該煙農專業合作社一班人想到做到,拿定了要主動作為,尋找時機,選擇適宜產業,實現多元增收目標的主意。
苦心人天不負。今春,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該煙農專業合作社的另一名監管人員覃春海逮個正著。當他得知兒時伙伴,如今的湖北憨婆娘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負責人周雪松在朝陽寺鎮與村民簽訂訂單農業,發展蔬菜種植的消息后,便登門拜訪,說明來意,兩雙久違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該社立即組織勞力翻耕、整理種植煙葉達兩到三年的140土地,并追趕這春天的腳步,播下了甜玉米種子。
“他們提供供種、技術指導和保護價收購一條龍服務協議,讓我們看到了盈利的曙光。”張洪杰與合作社一班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該煙農合作社按照他們的指導,組織勞力,精心種植、管理栽在地里的甜玉米,在盛夏時節迎來了收獲滿滿的季節。
“昨天,我們稱的幾個玉米棒子,平均每個為0.8斤,這樣推算,每畝地栽2600多株玉米,不就是2000多斤,”張洪杰笑瞇瞇說:“照他們高于協議價的0.75元一斤收購計算(協議價0.7元一斤),每畝地可有1500多元的收入呢。”
“140畝甜玉米到底能買多少錢,除去租地、種子、肥料和工錢的開支了,合作社還有沒有看頭?”覃春海直擊大家所關心的話題。
“21萬多,除去8萬多元工錢……,合作社首次盈利近4萬元。”
“張哥,你們有賺頭,我也有盼頭!”在煙田采收煙葉的煙農涂華階走過來揍熱鬧;“你們讓我在種過綠肥、用了沼液的土里栽的烤煙,長在地里好看,烤出來香呢,肯定能賣上好價錢!”
“4萬元,可是合作社收獲的真金白銀!”覃春海喜不勝收。
“覃哥,就你們在這里種的100多畝甜玉米,不光社里有利潤,還讓村里的留守人員到地里當產業工人,務工收入就在8萬元以上,為鞏固村民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發揮了作用呢!”前來了解產業發展情況的該村支部書記覃艷林略一停頓了一下,皺起了眉頭:“包谷桿怎么處理?”
“賣給養牛場喂牛了。”張洪杰把前幾天,他和覃春海與重慶黔江一養牛場老板達成,由他們組織人員和車輛到收獲的玉米地里砍、運輸玉米桿去喂牛,并要付給合作社每畝50元錢,以及牛糞優先、優惠滿足咸豐煙葉生產的好消息和盤托出。
“包谷稈賣成錢,好辦法,值得咱村處理村民秸稈借鑒!”
開弓沒有回頭箭。在火熱的季節里,高樂山基地單元煙農專業合作社又與湖北憨婆娘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簽訂了種植紅菜苔協議。
他們一心要走冬種油菜、春種玉米、秋種蔬菜的生產組織模式,下足修復煙田土壤、推進產業發展功夫,續寫多元增收、合作多贏,助力鄉村振興文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