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暑氣蒸騰。早上5點,天剛露出魚肚白,河南鄧州市高集鎮戴崗村村民廉子全就急匆匆往煙田走去。“摘煙葉得早點,要不太陽出來一曬就滿手煙油,干活不利索。”
眼下,鄧州市高集鎮1800畝煙葉已陸續進入烤煙期。在戴崗村永久示范煙田,一望無際的煙葉長勢喜人,在陽光的沐浴下,綠色的煙葉正在變成一片片“黃金葉”。煙田里,煙農們揮汗如雨,彎著腰采收煙葉,然后再把一捆捆煙葉裝車運到烤煙點。廉子全介紹,現在采收的是煙株下端的葉子,價格較低,在10元左右,最好的煙葉是中上部的葉子,烤干后每斤價格14至15元,成色好的可達18至20元。“今年煙葉收購價格在去年的基礎上上調5%。我今年又種了70多畝,預計可烤16爐煙,現已烤了8爐煙葉,片片色澤鮮亮,收入可達20萬。” 廉子全笑得合不攏嘴。煙農在煙田內來回穿梭,在戴崗村烤煙點同樣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十幾位村民坐在小山似的煙堆中,麻利地挑揀、捆編煙葉,一會兒工夫,就把一桿桿煙葉編好。
“歲數大了,重活干不了,編煙這個活兒不重,還能掙個零花錢,真好。”在家門口就能掙錢讓村民王大娘很高興。“從種到收,烤煙可帶動1500人務工,種植和采收時用工量最大,平均每炕需要11人,可創造務工收入2000元左右。”該鎮黨委副書記時祥生說,煙葉產業不僅給煙農增加了收入,還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烘烤房內,一桿桿煙葉自上而下擺放整齊。煙農們透過烘烤爐上的窗口,不時地查看烘烤情況,嚴格把控煙葉烘烤質量。戴崗村烤煙點共有20座炕爐,其中5座為煤改電炕爐。“往年烤煙用的是煤,可控性不強,溫度不好掌握,還污染環境,今年改為電烤煙后,控溫穩定,烘烤質量好,節約成本,原來1個人只能照看5座炕爐,現在能照看10座,省工省時又省力。”煙農張生安說起煤改電的好處就贊不絕口。
據了解,該鎮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持續推進煤改電項目,改善煙區生產生活環境,今年將改造15座,預計明年煙農們都能用上電烤爐。“要加強田間管理,不要讓煙田有積水,注意病蟲害……”在李莊村孫君定的煙田內,該鎮煙站站長曾照彥正在指導煙田中后期管理技術,做好煙葉成熟采收關鍵期服務。曾照彥介紹,煙葉從種植到收購,五關十六環,各環節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抓不好,都會影響煙葉的產量。針對眼下煙葉中后期管理,煙站組織工作人員到戶、到地塊指導煙農打頂抹芽和病蟲害防治等;關注煙葉長勢和種植情況,分析近期日照時數、氣溫變化,引導煙農科學開展煙葉成熟期采收,確保高質量煙葉進入烤房;根據大田內煙葉成熟程度,指導煙農確定開烤時間。同時,加強災害性天氣預警,利用手機短信、微信等渠道向煙農推送天氣信息,讓煙農提前做好準備,減輕強對流天氣對煙葉的影響。組織煙農、務工隊、烘烤人員、煙站管理人員等進行煙葉田間成熟度、中溫中濕烘烤工藝、大田采收注意事項、烘烤注意事項等培訓,煙站工作人員深入到烘烤點現場指導,提高煙農成熟采收和科學烘烤技術水平。及時檢修烘烤設備,按照要求進行維護、調試,對烤房通電線路進行排查,確保順利開烤。煙葉是高集鎮強鎮富民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該鎮高度重視烤煙生產,每年及早謀劃,從煙葉移栽、管護、采收、烘烤等環節入手,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指導。落實扶持煙葉發展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農民規模化種植、規范化管理,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普及,使煙葉產量和質量明顯提高。據統計,今年全鎮煙葉種植面積達到2200畝,預計煙葉產量可達到50多萬公斤,實現產值700多萬元,煙葉稅達140萬元左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