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100%落實“同步預熱、低濕變黃”烘烤工藝,100%推廣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100%回收煙田殘膜和包裝廢棄物,100%推行專業化散葉分級……近年來,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打造規模化、科學化、專業化、綠色化生產組織體系,堅持科技興煙、推進綠色發展,穩定煙葉內在質量,積極推進綠色生態特色優質煙葉產區建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為煙葉生產插上了翅膀,助力峽江煙葉實現高質量發展。”峽江縣局(分公司)經理黃暉云告訴記者,他們大力推廣科技成果應用,實現“科技成果落實直接到田、科學技術要領直接到位”,不斷提高煙農科學種煙水平、加大科技措施落實力度。
聚焦煙葉生產提質,峽江縣局(分公司)與江西省煙草科學研究所“共商共建共享”,全面“問診”峽江煙葉生產工作,明確煙葉生產和質量提升努力的方向,著力在選育優質品種、推廣操作技術、示范優質煙葉種植等方面為煙葉生產提供科技支撐。
在煙葉生產過程中,峽江縣局(分公司)采取深耕細耙、綠肥種植、稻草還田等土壤改良措施,明確了嚴格控制氮肥用量、適當增施枯餅有機肥等平衡施肥技術,提高采收煙葉適熟比例,特別是上部煙葉適熟比例,推動“同步預熱、低濕變黃”烘烤工藝落實……以問題為導向,以項目為抓手,峽江縣局(分公司)聯合江西省煙科所針對性開展“提升峽江煙葉質量的關鍵技術”課題研究。一年來,他們累計開展煙葉質量提升試驗示范15項,研究內容涵蓋栽培、植保、烘烤等方面,并取得積極進展。
種植優質煙葉要依靠技術扎實的煙農隊伍。在進行煙葉生產技術研究的同時,峽江縣局(分公司)組織黨員干部職工送政策入戶、送技術到田,不斷開展職業煙農認證培訓,優化煙農隊伍。今年以來,他們全力抓好煙葉生產技術培訓工作,累計培訓煙農3600人次。
“一方面,我們加強理論培訓,今年共開展栽培、烘烤、病蟲害防治等專題培訓12次,增強了煙農對‘中棵煙理念’、綠色防控和適當提早采收的理性認識。”峽江縣局(分公司)副經理李慧蘭說,“另一方面,我們加強現場培訓,采收烘烤期間先后開展了3次現場培訓和技術研討,現場技術指導180余人次,全程進行實操跟蹤培訓。”
此外,他們還印發《告煙農書》4000余份、《煙農技術手冊》1000余份,幫助煙農了解需要改進的生產技術。
“穩定煙農隊伍的同時,我們突出品牌導向作用,持續對峽江煙區開展煙葉取樣評價,積極聽取工業企業在種植布局、煙葉品種、結構、純度等方面的意見,分單元、按區域落實質量改進措施,不斷提高煙葉質量與卷煙品牌需求的融合度和適配率。”吉安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科科長程小強告訴記者,如今,峽江特色優質煙葉得到江西中煙、福建中煙、安徽中煙等工業企業的青睞,成為不少重點卷煙品牌的配方原料。
為加強工商合作,峽江縣局(分公司)建立工商聯動微信群,分階段推送峽江煙葉生產簡報。在收購期間,他們還邀請工業企業工作人員現場指導,平衡等級眼光,按照工業需求做好收購工作。
為有效推動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峽江縣局(分公司)制定了《峽江縣煙葉生產工作考核辦法》和《煙葉生產補短板提品質以點帶面促平衡工作實施方案》,每月下發月度工作細則,明確了煙技員工作指導主體責任。
聚焦綠色、生態、安全,峽江縣局(分公司)聯合江西省煙科所開展“峽江土壤改良”項目合作,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加大力度改良土壤,全面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從生產源頭、生產過程控制煙葉質量和安全。
“為了保護生態資源,我們將種植綠肥作為改良土壤的重要途徑,總體規劃植煙土地,建立‘煙葉—水稻—冬油菜’輪作模式,以確保土地得到充分休養。”李慧蘭告訴記者,他們引導煙農在煙后冬油菜種植中減化肥、減農藥,在努力實現提質增效的同時,提高種植的安全性。
“今年,收完31畝煙葉,我又在地里輪作種植了冬油菜,每畝大概又可以增加800元的凈收益。”峽江縣灼嶺村53歲的煙農何柒根說。
當前,峽江全縣已種植煙后冬油菜5萬畝、紫云英0.7萬畝,土壤深翻比例達93%以上。
為提高煙葉生產整體水平,加強示范帶動,打牢引領基礎,峽江縣局(分公司)還積極推行煙葉種植示范區模式,以此帶動整體煙葉生產水平提升。
今年,峽江全縣建立煙葉核心示范區812畝、普通示范區4850畝、示范烤房54座,并在示范區全面推廣先進煙葉生產技術。
“煙技員現場開展烘烤技術培訓,幫我們更好地掌握‘同步預熱、低濕變黃’烘烤工藝,有效解決了煙葉的烘烤難題。”7月中旬,峽江縣店前村煙農朱四根看著烤好的煙葉,笑著對記者說。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狠抓煙葉初分和100%推行專業化散葉分級,峽江煙葉等級純度得到有效提升。去年,在國家煙草專賣局組織的煙葉收購檢查中,峽江煙葉等級合格率達82.2%。
“深耕‘紅土地’,鑄造‘金品質’。今后,我們將繼續聚焦技術應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標準,使峽江煙葉生產向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穩步前行。”吉安市局(公司)局長、經理李細洪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