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四川冕寧縣哈哈河壩的萬畝煙田,技術人員忙著指導,煙農們忙碌于田間地頭,將成熟的煙葉分層次采摘,進行編桿、挑選、扎把,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
“煙業一直以來就是我家經濟收入的‘主角’,今年我家種了60畝烤煙,估計能有18萬元左右的純收入。”若水鎮回龍社區3組煙農毛超一邊忙著采摘煙葉一邊告訴記者,今年天氣不錯,加上科學的大田管理讓煙葉在質量及純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因此收入也會增加。
據悉,冕寧縣哈哈河壩萬畝煙田橫跨金葉、若水、大石板三大社區,面積3.3萬畝。近年來,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充分發揮煙草產業的支撐作用,利用煙葉生產基礎設施推進“煙—蕎、煙—菌、煙—肥”等非煙產業多元化項目,融合生態有機肥料廠、生物質燃料廠、廢舊地膜回收加工處理、七星瓢蟲繁育基地、農家肥微生物菌劑生產等配套產業將哈哈河壩打造成了現代煙草農業公園,讓煙農“種土地能就業、家門口能就業”,多渠道地提高了煙農增收的水平和能力,為實現鄉村振興鉚足了干勁、鼓足了底氣。
煙田中汗流浹背的煙技員張貴和正忙著指導煙農采摘技術:“煙葉采摘要分期進行,不是一次性就把整株煙采完,要按照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的要求采摘,在烘烤的時候顏色變黃、烘干程度才會一致,這樣烤出來的煙葉質量才好。”
村民王大富一邊認真聽著張貴和的技術指導,一邊麻溜地按標準摘著煙葉。“我今天是來幫毛超摘煙的,一天收入100元,以前我也種,現在年紀大就不種了,但是技術沒有丟,每次只要煙葉收購站搞培訓,我還要去學、去聽,現在學習的新技術、新方法就是我吃飯的手藝嘞。”
在哈哈河壩,像王大富這樣的“老把式”煙農還真不少,他們盡管上了年紀,但他們有著豐富的技術管理經驗,從育苗、起壟、移栽、植保、揭膜、采摘、烘烤的整個煙葉生產環節他們都樣樣清楚,因此從育苗到烘烤,這些“老把式”都是煙農們的好幫手。
“這兩年為了避免我們本地勞動力流失,煙草行業‘煙+N’的綜合體內多元化產業項目讓煙農一年四季都有做不完的活路、掙不完的錢,年紀稍大的煙農也有了用武之地,年輕的煙農也不用再外出奔波,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創業致富。”張貴和說。
目前,冕寧各煙區已基本完成煙葉采摘工作,已進入了烘烤階段,預計8月25日開秤,收購煙葉達16.5萬余擔,預計實現煙農收入2.27億元左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