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我今年還要繼續使用電磁能源烤房。去年我就用這種烤房,烘烤出來的煙葉品質上乘,關鍵是省工省時,晚上不用加煤可以好好睡覺。”日前,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王所烘烤工場電磁能源集中供熱烘烤培訓會上,王所村煙農王桂明說。
“去年我用的是燃煤烤房,50天的烘烤過程,我愣是在烤房門口睡了50天。看著你們幾家用電磁能源烤房,手機上點一點就能烤出好煙葉,我是真羨慕啊!今年我也要用電磁能源烤房了!”王所村煙農朱發榮高興地說。
前不久,四川德昌縣王所村大型連體烤房群54座電磁能源集中供熱烤房改造項目和茨達鎮30座新建電磁能源集中供熱烤房項目竣工。目前,烤房群已完成空載升溫試驗,各項數據達標,設備運行正常。
在2020年成功建設22座電磁能源烤房的基礎上,今年,德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聯合供電部門共同實施新建和改造,共建設84座電磁能源烤房,可集中烘烤煙葉1680畝。
電磁能源烤房借鑒北方“地熱供暖”經驗,烤房群由電磁鍋爐、保溫水箱、供熱管道、烤房四個部分組成,可以選擇性或同時滿足多座烤房不同部位煙葉的烘烤需求。在烘烤過程中,水通過電磁鍋爐加熱至92℃以上,在循環水泵壓力作用下,經管道流經烤房,借助散熱片、循環風機和水流量控溫對煙葉進行烘烤,真正實現了全程無碳化。據測算,每臺電磁鍋爐可服務14座烤房,這種方式能減少循環管道過長引起的熱能損耗,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促進煙農增收。84座電磁能源烤房在2021年烘烤季節預計減少散煤應用448噸。
除此之外,電磁能源集中供熱系統采用全智能控制,能精準匹配烘烤參數、實時采集數據、加密保護預設參數,并支持手機App遠程監控,有效解決了煙農自行烘烤導致的煙葉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能夠較好地滿足煙葉生產智能化、集約化、工廠化發展需要。
56歲的村民李發富是王所村“1+N”烘烤專業隊隊員,從2009年起負責管理王所烘烤工場并指導煙農烘烤煙葉,見證了燃煤烤房、空氣源熱泵烤房、燃氣烤房、生物質燃料烤房到電磁能源集中供熱烤房的轉變。看到干凈整潔的烤房群和現代化的烘烤設備,他布滿皺紋的臉上堆滿笑容。
“這烤房實在太好了,干了十幾年的烘烤技術員,電磁能源烤房讓我找到了在工廠上班的感覺。前些年,每天下班回家,我這全身都是黑乎乎的煤灰。如今好了,整個烤房我一個人管理就夠了,回到家身上也是干干凈凈的。”李發富說。
“電磁能源烤房把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探索‘煙草+電力+合作社+煙農’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了電能作為清潔能源的效能和優勢,引導農業用能向無碳化、集約化、規范化、自動化轉型。”德昌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徐新雯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