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夫婦是煙農,家里種了二十多畝地的烤煙。在收獲的季節里,他們開始收割了。
大清早起床,六點多出門,在自家煙地里割煙,用特大號蛇皮袋捆好。一個小三輪車可以裝七八捆,需要三個小時完成。九點多回家,吃早飯,然后扎煙扇。扎好的煙扇送進專用烤房,有序地掛好,然后烘烤。
烘干的"黃金葉"。
男主人說,烘烤煙葉不容易,時間長,要七八天;還要技術,火候掌握不好,煙葉成色受影響,影響賣價。關于煙葉的收購價格,著實令人咋舌,十多個級別,最高的20多塊錢一斤,最低的2塊錢一斤。所以,烤好的煙葉還要進行自我挑選,分等級,力求讓自家的好煙葉賣出好價錢,次品就聽天由命了,給錢就賣。
煙農夫妻在忙碌。
收割都這么辛苦,還要種植呢。整地,選種,栽種。還要管理,施肥,打農藥,哪個環節都大意不得。女主人說,這丘田里有二三十棵煙樹起蟲了,死掉了,煙葉不能用了。她憤憤地說:“栽煙,是最累的了?!?/p>
農村人,辛苦,我是知道的。我說:“種別的呢?比如辣椒?比如玉米?比如谷子?不是沒這么麻煩么?”女主人說:“那不行呢,種烤煙最發得來,其它的錢少,也辛苦呢。”真是這個理。早上路過一片辣椒地,兩位老人在摘青辣椒,我問了,7角錢一斤。心里不是個滋味,真的。
男人在收割煙葉。
看得出,這對夫婦有思想,也能干,知道需要技術的活更有價值,也愿意挑戰。家里經濟條件不錯,有樓房,有小車。說到經濟條件,男主人很樂觀,很滿意:“這個社會還是好,靠勞動吃飯,靠技術致富。沒有想象的那么辛苦,比以前好太多,運輸有三輪車,犁地有機器,省力省時間。當緊的時候忙一陣子,農閑的時候玩一玩,釣魚也是我的最愛?!?/p>
這就是當代農民,能吃苦,懂得技術的重要,更能享受生活。詩意棲居的,不只是文人雅士,還有新時代的農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