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華燈初上時分,河南省盧氏縣沙河鄉(xiāng)將軍嶺上秋風習習、寒氣逼人,剛剛下過一場小雨的楊家村譚家山組入村水泥小道顯得有些濕滑,但卻沒有阻擋住沙河煙葉工作站站長周云峰、生產收購員王林昌和主檢員郭凱驅車前行的腳步,那里9戶煙農種植的138畝煙葉始終牽掛著他們的心。
譚家山組盡管離煙站只有29里地,但卻有上坡下嶺的9里地不通車路,非步行才能夠到達。盡管那里出行不便,但所產煙葉卻質量上乘,每年都會為該組村民帶來近70萬元的賣煙收入,村民的種煙積極性特別高漲。
進入9月份以來,周云峰等人忙于給轄區(qū)煙農進行煙葉入戶預檢培訓,而不通車路的譚家山組卻成了被遺忘的角落,眼見收購在即,村民們的煙葉烤得怎樣?又是如何按照今年的煙葉收購要求挑揀分級的?為了一探究竟,他們決定擠出晚上休息時間,進村入戶搞個入戶培訓,把煙葉收購形勢、采烤分級技術要領傳輸給煙農,為他們增加煙葉收入錦上添花。
棄車步行1個小時后,夜晚8時許,周云峰等人終于來到了組技術員李照栓家中。一見到煙站來人,圍坐在其家中的18名男男女女頓時樂開了花。
簡單寒暄之后,周云峰便拿出李照栓剛出炕的煙葉開始講起了煙葉市場形勢、煙葉收購政策、“4333質量工作法”,對怎樣做好“去青、去雜、去高、去低”,如何分炕次、分部位挑揀、分等級存放和烤后煙葉保管,怎樣防止煙葉因水分不當造成霉變或燥碎而帶來損失。村民們聽得仔細,并不時地插話提問,周云峰都一一作了回答,陣陣笑聲不時從屋中飄出,久久地回蕩在空曠的原野中。
趁周云峰講解時,王林昌和郭凱打著手電來到了李照栓的炕房前,仔細察看了溫控儀變化,還察看了編制好待炕煙夾,并抱回了一大捆烤成煙葉。回到堂屋待周云峰講解告一段落后,當著眾人的面,又對部位、色澤和煙葉分級知識進行了重點強調,再次把屋內歡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俺種煙有些年頭了,自認為是老把式,沒想到如今的采烤、分級還有這么些新道道,通過你們一講解一挑揀,俺算是又開了眼,俺一定照你們說的去做,絕不再馬虎潦草。”煙農胡萬生激動地說。
“咋不是哩,今年雨水大、煙難炕,頭幾炕煙還出現(xiàn)了烤黑、掛青,聽你們一講,俺算是明白了個中原因,隨后再烤時,俺一定照葫蘆畫瓢,力爭把前期損失給補回來。”煙農權轉文說。
“以往,俺對等級總是一知半解,中等煙中夾雜了不少上等煙,售煙慢不說,還少賣了不少錢。經你們一指點,俺算是徹底明白了,今后,俺要照此做,保證不再因混級而吃虧。”煙農李海峰說。
……
不知不覺中已到了夜里11點鐘,周云峰們還想對村民們作些深講,但一看時間過晚,考慮到村民們次日還要干活,便就此打住,畢竟還有1個小時的山路要趕。看著村民烤出的煙葉不賴,知悉村民們已基本掌握了煙葉分級技術要領,周云峰等人便在村民們住下的挽留聲中告別返程。
此時,將軍嶺上的夜色更加深沉,陣陣寒意卻怎么也按捺不住周云峰們對今年轄區(qū)煙葉獲得好收成而帶來的內心暖意。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chuàng),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lián)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yè)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zhí)崆奥?lián)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