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棚里的水果黃瓜每斤5元,千禧果每斤15元,這幾天正在采摘呢。”近日,在河南郟縣白廟鄉下葉村的大棚里,全程機械化種植的水果黃瓜、辣椒、禮品西瓜、千禧果長勢喜人,24歲的“新農人”葉笑涵正在采摘成熟的水果黃瓜。
別看葉笑涵年齡小,返鄉當“新農人”已經有3個年頭。2014年,他在廣州親戚家幫忙打理翡翠生意,積累了一定資金。后來,他決定返鄉創業,并把目光瞄準了家鄉的田野。2019年起,他與人合伙經營了一家擁有150多套(臺)農機具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承包了4座煙葉育苗大棚和100余畝紅薯種植基地,土里刨金當起了小老板。
按照往年收入,煙葉育苗大棚每年營業額近20萬元,但大棚只在2月至5月份忙,其余時間空閑。為了增加收益,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今年6月,在當地政府和縣農機中心協助下,葉笑涵依靠自家農機合作社的優勢條件,搞起了全程機械化大棚蔬菜種植試點,從土地耕整、移栽、管理到植保,全部機械化作業。
“這棚辣椒全部人工種植的話需要8個工人種3天,人工成本在1300元,而全程機械化操作的話1天就種完了,兩個操作人員和油錢成本也就300來塊錢,大大提高了效率,縮減了成本。”葉笑涵給算了一筆成本賬。
下葉村屬山地丘陵區,特殊的土壤結構和局部小氣候,造就了該村紅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但村民種植大多零散、粗放。2020年,葉笑涵多次外出考察學習綠色無公害種植技術,經過技術改良和專業技術鑒定,他承包的100余畝紅薯于今年8月份被成功認證為綠色無公害食品,價格也由之前的每斤2元提高到近6元。
通過搞農機合作社、煙葉育苗、全程機械化蔬菜種植、綠色無公害紅薯種植,24歲的葉笑涵預計今年收入能突破百萬元。
“作為年輕人,我會免費推廣我的種植經驗,明年打算再流轉1000畝土地種植綠色無公害紅薯,爭取為全縣大棚蔬菜種植全程機械化打好樣板;與電商基地相結合,拓展網上銷售渠道,打開高端銷售市場,帶領群眾一起增收致富。”談及未來,葉笑涵信心十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