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河南洛陽市宜陽縣鹽鎮煙站站長,在煙農眼中,他是帶領大家致富的“領路人”。劉洋經常說,“為煙農服務,帶領煙農致富,是煙草人的職責和使命”。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穩基本、育職業”,保煙農就是保面積
鹽鎮鄉地處宜陽縣北部,植煙歷史有40多年,曾經是宜陽縣第一種煙大鄉。近年來,該鄉面臨著基礎煙農嚴重流失、種植面積逐年下滑的問題。2019年4月,年富力強的劉洋調任鹽鎮煙站任站長。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迅速穩定種煙面積,重振鹽鎮“種煙大鄉”名號,不負單位重托。
到任第二天,劉洋就帶領技術員,對現有煙農和流失煙農逐一走訪。10天時間內,他們走訪了12個植煙村110余戶煙農。有了第一手信息,劉洋采取維持現有煙農、爭取基礎煙農回歸、發展職業煙農規模化種植的工作方針。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不能入戶宣傳,劉洋就把前期走訪過的流失煙農的電話打了個遍。經過不懈努力,發展基礎煙農6戶,種植面積280畝。
在穩定基礎煙農同時,劉洋還積極發展職業煙農,協調鹽鎮鄉政府流轉連片土地近兩千畝,鹽鎮種植面積由2019年的2600多畝回升到2021年的4100畝。就這樣,劉洋走實了發展穩定鹽鎮種煙規模的第一步。
改變耕作習慣,讓煙農“勞有所獲”
鹽鎮是幾十年的老煙區,煙農保留了很多落后、過時的耕作習慣,煙田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亟需改變提高。
原來鹽鎮煙農大多采用帶水移栽,容易造成煙苗根系周圍土壤板結,煙苗還苗慢、成活率低。劉洋決心向煙農推廣膜下移栽技術,作為提升全站煙葉生產技術的突破口。由于傳統耕作習慣根深蒂固,到多數煙農那兒都吃了閉門羹。在移栽前,他帶領技術員挨家挨戶做工作,終于說服部分煙農接受。通過示范,這項技術得到了多數煙農的認可。到2021年,鹽鎮膜下移栽技術推廣率達到70%以上。
通過積極落實土壤保育、水肥一體化、結構優化、鮮煙分類等先進適用技術,鹽鎮鄉的煙葉生產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同時,劉洋還注重抓技術培訓,經常邀請市、縣公司技術專家到站,把先進生產技術面對面傳授給煙農。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全站煙農陳舊落后的耕作習慣徹底改變。
堅持關口前移,“金葉子”鼓起煙農“錢袋子”
如何讓煙農“金葉子”變成的“錢袋子”始終是劉洋最關心的事。每年收購前,各種準備工作千頭萬緒,但劉洋總會擠出時間,到田間地頭走一遍,到烘烤工場走一趟,到每戶煙農家里看一看,要掌握第一手情況,給辛苦一年煙農吃“定心丸”,想方設法增加煙農收入。
收購前,劉洋來到煙農翟占營家,他家2019年種了20畝,2020年增加到70畝,從“個體戶”一下子變成“小老板”。看到他炕出的煙后,耐心給他算起了經濟賬,“哥,咱種煙面積大了,不敢讓老經驗給害了。你這好多下部煙都沒優化,這些煙炕出來夠不夠工錢和煤錢?咱得算細賬。還有,鮮煙分類一定得做扎實了,出炕的煙葉一定要好好挑一挑,這樣純度才能上去,收益也更高”。翟占營半信半疑,但還是按照劉洋說的干了,賣了煙一算,收益大幅度提升,樂開了花。
原來,劉洋把煙農的“金葉子”變成“錢袋子”的絕招就是帶領全體煙站職工關口前移,把勁兒使在煙站之外、收購之前,認真指導煙農做好大田管理,提高生產水平;抓好鮮煙分類,提高烘烤質量;抓好散煙分級,提高收購質量。2020-2021年,鹽鎮煙站連續兩年圓滿完成收購計劃,上等煙比例最高達70.56%,創歷史新高。
由于出色的工作業績,鹽鎮煙站連續兩年被市煙草局授予“煙葉工作卓越煙站”,被市總工會授予2021年“五一勞動獎章”,被省局評為2020-2021年度“十佳”優秀煙站站長。面對眾多榮譽,劉洋說“只要煙農滿意,就是對我最大的認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