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曾是四川大涼山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性“武器”之一。在闊步邁進鄉村振興的路途中,發展好烤煙產業助農增收,依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與傳統烤煙種植不同的是,涼山州鹽源縣的煙農“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時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轟鳴的機器,在田間地頭“賣力”地勞作。
起壟打窩一體機
生產方式現代化、標準化技術落實、創新型技術發展,科技賦能為鹽源縣烤煙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加強勁的動力,農民“挺直腰桿”種地,技術員“俯下身子”服務,換來的是產業更加興旺,和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
缺技術就送技術
實現水肥一體化3萬畝
鹽源煙區平均海拔在2300米至2500米,上部煙葉烤出來僵、硬,可用性不高,是鹽源高海拔煙區的一大弊病。
如何治好高海拔煙區的“通病”?靠技術。
按照“一縣一策”思路,鹽源縣針對煙農“缺什么就講什么”,手把手、點對點指導,把技術“快餐”速遞到田間,確保煙農成為技術“明白人”。同時,從2021年開始,鹽源縣加大了深耕及綠肥種植、農家肥和有機肥施用技術推廣力度,改良土壤結構,改善土壤肥力,通過水肥一體化、滴灌等新技術推廣降低化肥對土壤的污染。
鹽源縣煙葉大面積移栽完成
種煙大戶冉永林對今年的烤煙收成信心滿滿。“我今年種了112畝煙葉,按照煙草公司‘適當提早移栽期’的指導,提前了5天移栽,有效避開了白露過后氣溫下降的不利影響。”冉永林稱,他正在煙地安裝滴灌,“上部煙烤出來肯定能賣個好價錢?!?/p>
冉永林的信心,來源于技術員的“保駕護航”。“5厘米高的小苗,就如嬰兒一般,帶藥移栽就像打預防針,抗病蟲害;蓋上中間黑兩邊白的薄膜,冷天保溫,熱天就如給它們打了一把太陽傘防曬,又有滴灌提供水肥,它們就噌噌噌長得又壯又好。”正在煙地里指導煙農小苗移栽的李光正,用形象的比喻,逗得煙農們笑開了花。
覆膜機使用
通過近年來一系列鞏固提升高海拔煙區煙葉質量的探索實踐,鹽源縣今年大力推廣膜下小苗3萬畝,安裝滴灌、實現水肥一體化3萬畝,目前煙株長勢良好。
“機器換人”已是大勢所趨
煙農種煙畝均成本減少400元
從煙葉預整地開始,鹽源縣已打造標準化煙葉生產示范片41個,示范面積10241畝,以示范點帶動標準落實,帶動煙點、煙區高標準移栽。
隨著煙葉生產逐步向規?;?、集約化、現代化轉型,煙葉生產面臨勞動強度大、用工多等問題,煙農的生產方式迎來了“技術革命”。
彎弓剪葉器
“以前專業化起壟、打窩要投80元/畝,現在用了起壟打窩一體機平均下來才45元/畝,每畝節省了差不多一半的工錢。”作為鹽源縣樹子洼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理,黃興才對機械化作業很有發言權。
在棉椏鎮核桃園村育苗點,“便攜式剪葉器”在煙農們一拉一放瞬間,綠油油的葉子便離開了煙株。
在潤鹽鎮五洞橋村煙地里,轟鳴的機器走過,留下了一條條筆直的煙壟,塵土飛揚的壟體上,茶盤狀的煙窩整齊一致地排列著,一條條黑色薄膜均勻地覆蓋在煙田上。
從育苗開始,傳統的人工已經被機械所替代。這樣一幅“生產畫卷”的背后,是鹽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網格員們深入煙田摸爬滾打,勇于打破常規,創新創造,不懈努力的寫照。
白烏鎮寶清村8組的唐金平是一名鐵桿煙農,種煙已經超過20年時間。他興奮地告訴記者,他第一年種了15畝煙葉,那時候移栽之前的準備工作就要2周左右,現在50多畝煙葉移栽前后一共用了10天,這在原來想都不敢想。
煙農們正在移栽煙葉
“機器換人”已是大勢所趨,而農機購置補貼的惠農政策落地,讓煙農生產效率大大提升的同時,生產成本也降了下來。
今年,鹽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研發推廣便攜式剪葉器210臺,創新改裝起壟打窩一體機20臺,推廣使用煙葉覆膜機130臺,實現煙葉生產畝用工減少3個,煙農種煙畝均成本減少400元。
政企合力促發展
1366戶煙農辦理低利息貸款1.26億元
好景在春耕?!敖衲攴N了50畝煙,煙草公司幫我在銀行貸了15萬元種烤煙,我基本上都不用本錢就可以種煙了?!丙}源縣一位煙農告訴記者。
今年,鹽源煙草協調農業銀行、郵政銀行、農商銀行等三大銀行,通過上門服務、移動網點辦理等方式,為1366戶煙農辦理低利息貸款1.26億元。
在行業投入的基礎上,鹽源縣委、縣政府配套財政資金4300萬元,用于兜底配套烤房、煙電、滴灌、防雹、煙水等項目。
“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丙}源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馮明國表示,將進一步推進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改善煙區農業設施條件和生產環境,為煙農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政企合力促發展,成為鹽源縣煙葉生產的常態。“在地方黨政有力支持下,結合鹽源高海拔煙區的實際,充分利用良好的地理資源,走實創新的路子,推動煙葉提質增效,讓煙農得實惠,讓工業企業滿意,才能實現煙葉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丙}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伍德洋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