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常德市以煙區產業綜合體為平臺,整合基本煙田、煙農勞力、基礎設施等煙區資源,按照“煙草+龍頭企業+煙農合作社+煙農”的合作模式和“煙葉+富硒大米/高附加值瓜果等經濟作物”的雙訂單生產模式,將煙葉產業發展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構建穩煙區、穩煙農、穩煙田長效發展機制,帶動煙農持續增收和煙區長久穩定。
2021年,桃源縣盤塘煙區產業綜合體獲批國家局煙區產業綜合體試點,建設面積1.2萬畝。目前,綜合體內已初步形成“煙葉+富硒香米”“煙葉+哈密瓜”等多元產業增收模式。
(桃源縣盤塘和臨澧縣王化村煙區產業綜合體)
整合資源,搭建產業平臺。通過政府、村委會牽頭,以煙農合作社為土地流轉和托管主體,建立村委會、煙農合作社、農民等多主體融合的資源資產利用和產業發展平臺,實現土地長期穩定有序流轉和基礎設施有效利用。桃源縣金祥煙葉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在轄區內流轉土地2000畝,規劃種植煙葉和富硒香米,綜合利用育苗大棚1.344萬平方米。臨澧縣王化村煙農合作社在轄區內流轉土地2500畝,規劃種植煙葉、特色香米和西瓜等特色作物。
以煙為主,做強煙葉主業。產業綜合體內呈現出烤煙與多元產業相互促進、互為保障、良性循環的新局面,為穩產保供打下堅實基礎。盤塘產業綜合體內已劃定基本煙田2萬畝,現有煙農493戶,種煙面積1.05萬畝,同比增加8.1%。王化村產業綜合體內劃定基本煙田2500畝,全村種植煙葉1094畝,較去年增加96.7%,以建鑫家庭農場為樣板,積極探索開展煙葉家庭農場這一新型種植主體培育,家庭農場種植煙葉面積750畝,帶動本村9戶煙農種植煙葉。
產業融合,打造特色品牌。常德市金祥煙葉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打造注冊“金秋稻”富硒香米品牌,與桃源縣農業龍頭企業“愛來米業有限公司”簽訂富硒香米生產訂單,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推動煙區綜合體富硒香米品牌化、生態化、綠色化。搭建“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構建多形態的營銷體系,與常德市“愛逛直播平臺”達成戰略協議,作為常德市特色農產品通過直播帶貨銷售;依托煙草公司直營門店,在常德市636自營店上柜銷售,同時利用龍頭企業銷售渠道,在商超進行銷售。
(“金秋稻”富硒香米)
提高勞動生產率,煙葉基礎持續夯實。盤塘煙區產業綜合體常年有煙農500戶左右,戶均種植20畝左右,煙葉產業工人1500人左右。綜合體內煙農合作社已建立5支專業化服務隊伍,隊員全部在煙農中選拔培訓,在育苗、翻耕起壟、植保、烘烤、分級環節開展專業化服務,當前已實現專業化育苗商品化供苗100%,機械深耕和起壟作業100%,無人機植保100%,專業化密集烘烤100%;專業化分級100%。同時,煙農之間建立互助小組,實現用工互助、生產資源互助、生產技術互助。通過專業化服務和互助小組協調推進,實現綜合體內煙葉生產畝均用工降到15個以下,畝均產值4500元以上,戶均產值9萬元以上。
提高土地產出率,煙區經濟持續發展。按照“以煙為主,產業互融”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桃源縣“中國硒鄉”優勢,利用獨有富硒資源稟賦,探索完善生產、經營、發展模式。一是形成“煙葉+富硒香米”雙訂單生產模式,煙農為實施主體,煙農與煙草公司簽訂煙葉生產收購合同,煙農與煙農合作社簽訂富硒香米生產收購合同。二是形成“煙草+煙農合作社+煙農”經營模式,煙草公司持續穩定煙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負責煙葉生產種植指導、收購和經營;聯合社提供“佳優長晶”水稻種子,有機肥等物資,對接桃源縣富硒產業中心對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服務,收購銷售富硒大米,確保煙農收益。三是形成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的發展模式,綜合體全面實行上半年種植煙葉,下半年開展富硒稻米生產,煙后富硒稻收益明顯增加,較普通水稻提高393元/畝,2021年實現富硒大米銷售額248.4萬元。
(育苗大棚綜合利用種植哈密瓜)
提高設施利用率,煙農收入持續增加。充分利用育苗設施閑暇期開展綜合利用,為煙農合作社經營持續造血,促進煙農增收。桃源縣金祥煙農合作社在8個育苗大棚閑置期種植哈密瓜,育苗工場種植哈密瓜由于環境相對獨立,受外界自然變化影響比較小,生長期無雨水淋刷,成熟期果皮翠綠,色澤均勻,果肉質甜脆,鮮甜可口,上市期間供不應求。2021年收獲哈密瓜44500公斤,價格達到6.2元/公斤,實現銷售收入27.59萬元,盈余14.63萬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