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載寒來暑往,35年風雨兼程,他堅持扎根煙葉生產,心系鄉村振興,助力煙農增收;他悉心服務萬千煙農、足跡遍布廣袤煙區,留下一串串平凡的事跡在煙區廣為流傳,他是湖南衡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經營部主任黃銀章,更是煙農口中的“老黃牛”。
樂當為民服務“孺子牛”
煙農是煙葉發展的根本,種煙效益是穩定煙農隊伍的支撐。“帶領煙農實現輕松種煙,讓煙農實現通過種煙致富,是我們煙草人的職責和使命”,這一信念伴隨黃銀章走過了35個春夏秋冬。35年的日積月累,黃銀章掌握了扎實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實踐管理經驗。即使已是十多年老資歷的煙葉科長,在服務煙農方面早已得心應手,但他仍不改初心,堅持面對面交流指導,煙苗移栽、配方施肥、綠色防控、采摘烘烤……他都一絲不茍。他還時常與煙農朋友們探討煙葉生產減工降本的好方法,了解煙農朋友們生產生活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悉心指導、傾情幫助,身邊的同事耳濡目染,懂得了“只有真正踩上田間的泥土,才能體會收獲的芬芳”。
2019年衡陽煙區遭遇幾十年難遇的特大洪災,滾滾流水從四面八方涌入煙田,一畝又一畝的煙葉被洪水淹沒,煙農個個心急如焚、手足無措。災情就是命令,救災就是責任,黃銀章身先士卒,帶領煙葉線100多名技術人員,第一時間分赴現場,安撫煙農情緒,組織開展生產自救,協調保險公司勘災,顧不上舟車勞頓、顧不上身體欠佳、更顧不上吃一口熱飯,整整一天只吃了兩個面包,直到走完10多個鄉鎮將搶險救災事宜部署到位,想起給家里打個電話報聲平安,才察覺剛剛在田間差點摔倒那一下,手機已滑落深水中。當他借同事手機打電話時,還跟家中的妻子自嘲的說:“這洪水確實厲害,淹煙田還搶手機,我與煙農在一起,你放心就是”。
這只是黃銀章全心全意服務煙農的一個縮影。2018年-2021年,衡陽煙農種煙收入實現翻一番目標,談起當前煙葉產業發展,煙農紛紛贊譽、個個充滿信心,交口稱贊黃銀章創新提出的“煙葉主業穩增收、綜合利用促增收、多元發展助增收”三大舉措是切切實實想煙農之所想、急煙農之所急,現如今,衡陽煙區“煙葉+水稻”“煙葉+特色蔬菜”等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煙農奔向美好生活的大道越走越寬。
勇當產業提質“拓荒牛”
2014年,煙葉市場變化給衡陽煙葉發展帶來困難。黃銀章深刻認識到,應對變局的破局之舉,唯有提升煙葉質量,打造煙葉特色品牌,保住煙農種煙收益。于是,他實地調查,與工業溝通,找準了煙葉質量提升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事關煙農利益的問題,刻不容緩,黃銀章翻出近十年衡陽煙區土壤成分分析報告、氣候資料、煙葉技術方案等進行深入研究,走訪鄉鎮40多個、種煙村330多個、問詢煙農1000多人次、實地查看煙田不下2000丘,找尋癥結所在,最終確定衡陽煙葉產業發展目標。目標已定,黃銀章迅速組建成立項目組展開技術攻關,經過多年的優化改進,通過構建實施“煙田沃土工程”“煙葉濃香工程”“優化結構工程”、建立健全煙葉生產全過程六大精益生產技術體系,煙葉產質穩步提升,高香氣、高結構濃香型特色煙葉及高可用性上部葉優勢凸顯,衡陽煙葉品牌特色逐漸彰顯,良好的煙葉品質獲得工業企業青睞的同時,也穩住了煙農的收益。面對成績,他只是感嘆“舍得一身汗,可得金葉香。”
面對新階段新形勢,他又主持謀劃“十四五”衡陽煙葉產業規劃,提出著力穩定煙區、煙田、煙農、煙葉有效產能,大力推進基本煙田與基本農田、煙葉產業與糧食作物、煙農增收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
甘當助農增收“老黃牛”
作為管理人員,黃銀章總念叨著:“在位就要有為,干事就是奮斗”。因此,“白加黑”“5+2”連軸轉是他的工作常態。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管烈日當頭還是大雨傾盆,他總是奔忙在田間鄉野,助力煙農種煙致富。春來秋往,寒暑交替,黃銀章初心不改,不顧身體漸老也不顧家庭牽絆,全心扎根在廣袤煙田,辛勤耕耘,恪盡職守。4月的一天,他在煙田指導工作時不慎摔下高坡,右腓骨上段骨折,他仍堅持拄著拐杖到崗工作。同事們深知工作在黃銀章心中的地位,只心疼地勸他居家辦公,他卻云淡風輕地說:“不慌不慌,相比辛勤的煙農,我這點辛苦不值一提”。
熟知他的領導和同事們都尊稱他為煙葉線的“老黃牛”,而家人對他總免不了些許抱怨,家人生日、各種節日紀念日,他在忘我工作;孩子上學、畢業,他在煙葉前線。他鮮少陪伴家人,卻將工作安排的滿滿當當。35年真誠堅守、忘我奉獻,黃銀章寫破的筆頭不計其數、寫滿的筆記本數以百計、步量的煙田數不勝數、走訪的煙農成千上萬、創新的技術碩果累累,他從未停止奮斗的腳步,因為他心中有份執念——發展衡陽煙葉,助力煙農致富。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衡陽煙區的“老黃牛”把煙農增收的重托扛在肩頭、記在心間、落實到行動上,他用三十五年如一日的點滴實干,在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上描繪出點點煙草綠、片片金葉黃,守護煙農的幸福生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