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云南省西部的臨滄市臨翔區是全國最適宜種植煙草的地區之一,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以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己任,聚焦煙農滿意全力推進煙葉高質量發展。
聊起豐收笑聲朗(林嫣 攝)
黨建賦能,永葆丹心向黨
“打造紅色引擎激發發展新動能,以黨建為引領做好煙農服務,是我們在新時代趕考之路上必答之卷。”臨翔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局長(經理)李文瑜如是說。
2021年12月25日,家住臨翔區章馱鄉勐旺村東崗組的脫貧煙農李英美笑著從屋內跑出來迎接前來幫扶的煙站職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這些年要不是煙站黨員們的及時幫助,我這破舊的泥瓦房做夢也想不到會變成磚混穩固房。”李英美說。
最美“煙花”(林嫣 攝)
2021年以來,臨翔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黨支部以黨小組建設為載體,立足長遠,每個煙站分別成立黨小組,每個黨小組結合實際建立了黨員幫扶隊。“只有讓脫貧戶真正掌握致富能力,才能凝聚長效力量鞏固脫貧成效。”章馱煙站站長邱藝斌語氣鏗鏘。
有所呼就有所應,有所求就有所為。“這些幫扶隊員善于溝通,說的話那是句句暖心窩;他們業務能力強,是真心希望我們過上好日子。”李英美回憶道。
臨翔區局黨支部堅守初心使命,從百年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通過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做到知民意、解民憂,以最真情的服務,讓黨旗飄揚、黨徽更亮。
臨翔區局黨小組抗疫情栽新苗播種希望(林嫣 攝)
模式創新,“小變革”蘊含“大智慧”
“請12號袁光偉到2號窗口交售。”走進臨翔區博尚煙站,廣播里傳來一聲響亮的語音播報。抬頭望去,在煙葉收購線外,一輛輛裝滿煙葉的集中運輸車就停放在跟前,博尚鎮幕布村煙農代表袁光偉正嫻熟地將煙葉抱上分級臺。
章馱鄉烘烤改革成效初顯,煙農喜開顏(李文瑜 攝)
“我是我們村24戶煙農選出的交煙代表,預約的時間是今天上午。用身份證在煙農休息室那邊的排隊叫號系統上排了個號,才10多分鐘,就聽到叫著我了。”袁光偉有些驚喜地說。
臨翔區轄區內有9個鄉鎮種煙,種植區域較分散,部分種煙區域山高路遠,煙農最遠交售距離達70公里,曾創下煙農入站排隊交售煙葉停留兩天兩夜的歷史記錄。為解決煙農分級交售中的實際困難,臨翔區2014年開始探索“集中運輸、代表交售”模式并取得成功,2015年在全區范圍內全面推廣運用。歷經八年時間,完善了“入戶指導-預約分級-專業化分級-過磅打捆-集中運輸-入站復驗-代表交售-交付煙農”的整個交售流程,形成并固化了“專業化分級、專業化運輸和煙農代表交售”企業管理規范,極大改善收購現場管理秩序的同時,實現了煙農減工降本增效。
“煙農利益無小事”。臨翔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通過服務模式創新,讓煙農交售煙葉更便捷、更省心,實現了“讓煙農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政策融合、產業帶動,助圓美麗鄉村夢
豐收季節,博尚鎮核心煙區——幕布村,成片的煙葉隨風輕輕擺動,一條條田間道路寬敞平坦,一股股清水在溝渠里緩緩而流,一道道靚麗的新農村景觀徐徐鋪開。
南美鄉拉祜族煙農田間勞作(李亮 攝)
“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多了!路好走了、水變清了,種煙更輕松了,環境也變好了,在農村呆著也舒服啊。現在的日子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正在田間采摘煙葉的村民俸富德說,如今家里蓋起了新房,兩個姑娘也都如愿讀了大學。
臨翔區自新煙區建設以來,累計投入補貼約9.6億元,共建設水利、道路等煙基項目約2.1萬件,極大解決了煙區“澇難排、旱難灌、煙難烤、行不便”的問題,使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灌溉靠人挑”的狀況成為歷史。如今,在臨翔有煙田的地方就有煙基工程,走在田里隨處可見的是流淌著清水的“生命渠”、奔跑著農用車的“致富路”、跨越溪溝的“惠民橋”。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為臨翔煙農實現美麗鄉村夢打下了堅實基礎。
臨翔煙區美麗鄉村(林嫣 攝)
為了煙農有更多獲得感,及時對接好鄉村振興戰略,從2022年開始,臨翔區煙草分公司充分發揮政策帶動和資源共享作用,積極主動融入省局(公司)穩定核心煙區“156”示范工程建設,在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資源整合,全力開展博尚、圈內兩個核心區4.2萬畝永久煙田建設工作。
這對臨翔煙農、煙葉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無疑又是一個春天。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