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天氣陽光明媚,縷縷金光灑遍大地,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由旺鎮華興社區600畝連片土地上,一排排整齊的墑地覆蓋著黑亮的地膜格外醒目,社員段福開正帶著工人對膜下煙苗進行破膜培土。
“把煙苗從膜下掏出來,煙根部的土要壟好,用細土封住膜口,大家切記封嚴。”段福開說。
在大伙勤勞雙手的幫助下,養足精神的膜下煙苗茁壯成長。在陽光的照耀下,滿眼新綠,一片生機勃勃。
產業綜合體為農民持續增收注入新動力。
過去多年,段福開租種的土地全靠他東一家西一家的流轉,其他每年種糧、種蔬菜的農戶多數也是這樣找地。今年,施甸縣試點打造了1個煙區產業綜合體,輻射仁和鎮熱水塘村、由旺鎮華興村兩個片區。綜合體建設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村社帶動、行業推動,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工作原則,著力推動“烤煙+青豌豆”“烤煙+玉米”“煙葉+多元產業”發展,多渠道、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
段福開今年承包的110畝土地就是產業綜合體的一部分,產業綜合體由村委會牽頭集中長期流轉,統籌規劃產業布局,統一將流轉土地承租給農民,既解決了烤煙種植業主用地困難,又解決了農村土地閑置問題,同時又壯大、做實了村集體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產業綜合體的建設使農業標準化技術落實到位率達到100%,各環節機械化作業率、生產勞動率大幅提升,綜合體內煙葉生產畝均用工降到15個以下。綜合體因地制宜選擇種植烤煙、水稻、青豌豆、玉米、蔬菜等,采取煙葉生產倒茬、輪作、設施共用等方式,以銷定產發展多元產業,年畝均產值達到7000元以上。
產業綜合體為農民持續增收注入新動力。
正在華興產業綜合體干活的種植業主楊朝龍介紹:“今年我以每畝1000元的費用在產業綜合體承包了90畝土地。根據我這些年的種植經驗,這種多年未種的‘生地’要比‘熟地’種出來的農作物要好很多。而且產業綜合體內配套設施齊全,全部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種植技術,今年準備在這片地上種兩季,一季種烤煙,一季種青豌豆和紅薯,兩茬作物除去地租、用工、肥料等成本,可以實現30萬元以上的凈收入。”
根植沃土育生機,極目遠眺,過去“補丁地”現已聚成機耕路通地邊,水管縱橫交錯的“標準田”,誰也想不到半年前這里還是雜草叢生的閑置地。產業綜合體的打造,為農民多渠道持續增收注入了新動力,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活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