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學武夫婦正在煙田進行提溝培土作業
“嗒嗒嗒嗒,嗡嗡嗡嗡……”機械作業的聲響伴隨著聲聲蟬鳴,夏天的煙田里格外熱鬧。時值烤煙大田中耕管理的關鍵時期,位于云南宜良縣狗街鎮槽溝村的花橋煙區正上演著人機共勞作的和諧畫面。
煙農畢學武操作著提溝培土機來回穿梭于排排煙墑之間,妻子手持鋤頭緊跟其后,對機器作業過的煙墑進行雜草、底腳葉清理和再培土。
“老畢啊,你能不能稍微整慢點,我快跟不上你了。”妻子邊彎腰喘氣邊說道。
“你不用再那么費力地去培土,你看這些我推著機器走過的地方,溝深、墑高幾乎是都達標的了,你只要清理一下雜草這些就行了?!碑厡W武笑著道。
于畢學武而言,今年的烤煙大田中耕管理工作開展得格外輕松,家里栽種的46畝烤煙夫妻倆用時不到一周就完成了提溝培土,而這全都得益于畢學武在5月中旬購入的一臺提溝培土機。
“往年烤煙種植只要一進入到大田中耕管理期,我們全家就開始早出晚歸,忙得腳不沾地,恨不得吃住都在煙田里,一整天忙下來人均最多只能整完2畝地。像我們這里家家都種煙,請工人都需要排隊的。今年可好了,這臺小機器就解決了所有難題。我和老伴相互配合,每天至少可以整出10畝地呢?!?/p>
在花橋煙區,提溝培土機可謂是“救星”般的存在。操作簡單易上手、作業效率高、作業效果好等優點吸引了許多煙農購買,幾乎實現了每家一臺。有了機器后,花橋煙農種上了“輕松煙”。花橋煙田里“嗒嗒嗒嗒”的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田里的煙墑也愈發整齊、飽滿。
完成提溝培土后,畢學武馬上預約了合作社的專業化植保隊,到田里進行無人機飛防。
花橋煙區今年的農機農藝融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月的深耕深翻、理墑打塘;4月的移栽覆膜;5月下旬至今的提溝培土、植保,大大小小、種類不一的農機在花橋的煙田里留下了作業的身影。農機的運用在降低煙農用工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煙葉生產各環節的工作質量,煙草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得到了強化。加之煙草公司的各項產前投入補貼政策,煙農的種植成本實現大幅下降。如今,煙農對農機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向合作社租借或自己購買農機成為一種新的種植潮流。
看著盤旋在自家煙田上方的無人機,畢學武很是感慨:“我們這兩年種煙真是趕上好時候了,自從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作業后,不僅能在最佳節令完成生產任務,而且完成得又快又好,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