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以煙葉產業綜合體建設為抓手,開辟煙葉高質量發展的“新戰場”,為煙農打開一片增收致富的新天地,也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一份新力量。
譜好“土地流轉”前奏曲 奏響烤煙發展主旋律
孟夏時節,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白碗窯鎮岔米村,村民蘭忠權正和工人們在煙田里忙著施肥培土。
談起這些年種煙的經歷,蘭忠權放下手中的農活,打開了話匣子:以前種煙地塊零散、水路不通,所有工序都要靠人背馬馱,一年到頭只能種個幾畝,辛苦不說,還賺不了多少錢。
“如今在壩區種煙,土地連片,而且基礎設施完善,去年種了87畝烤煙,收入近40萬元?!笨捎^的收益讓蘭忠權今年進一步擴大規模,種植烤煙139畝,收完烤煙還計劃種植200畝紫蘿卜。
2019年起,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全省啟動煙葉產業綜合體建設,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黔西南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岔米煙區打造以煙為主、多業融合的產業綜合體,通過建立土地流轉平臺和“村委會+合作社+煙農”為主的土地流轉模式,推動土地高效流轉、集約經營和基本煙田升級。
“由村級合作社以每畝800元租金,以10年為期統一進行流轉,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將集中流轉的土地分包給種植主體?!卑淄敫G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蔡兵介紹,目前綜合體內有30至50畝的大戶16戶,50至100畝的家庭農場4個,100畝以上的種植合作社1個。
據悉,今年白碗窯煙葉產業綜合體規劃種植面積2010畝,其中,烤煙種植面積1345畝,輪作冬瓜等特色有機蔬菜種植面積665畝,烤煙采收結束后接茬種植油菜、蘿卜等產業。
以穩定的土地為基礎,接續的產業為保障,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整合各方資金1.54億元,持續完善升級全省煙葉產業綜合體中高標準基本煙田、育苗大棚、密集烤房等各類基礎設施,既利于煙葉生產,大農業生產同樣受益。
在白碗窯煙葉產業綜合體內,產業工人正在給煙苗補水。新華網發
譜好“產業融合”交響曲 奏響多元增收好聲音
從2019年試點種植30畝冬瓜實現自產自銷開始,到現在的500畝的規模化種植,綜合體中的農戶在種植冬瓜上已經總結出一套種植技術。
“屬于訂單式農業,銷路不用愁,每年9月客戶直接把車開到田間地頭,銷往廣西、廣東、湖北等地。”岔米煙葉站站長李宇航算了一筆賬,每畝種植冬瓜700株,每個冬瓜平均30斤,收購價0.5元/斤,畝產值上萬元,純收入在5000元以上。
近年來,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以穩定烤煙為前提,因地制宜發展綠色蔬菜、食用菌、有機稻米、中藥材等輪作、接茬產業,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收益。
同時,深挖育苗大棚、烤房等烤煙配套設施利用率,變“閑置期”為“增收季”?!爱斍?#xff0c;全省建設31個煙葉產業綜合體,我們充分利用綜合體內的每一畝土地、每一處設施,大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畝均綜合產出可實現8000元以上。”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處負責人介紹。
“80后”青年劉偉,地道的岔米村人,大學畢業后十余年一直在外打拼,事業小有成就,看到家鄉發展越來越好,決定返鄉投資創業。
流轉上千畝土地,劉偉今年種下300畝烤煙,剩余則種植蘋果、葡萄等精品水果?!跋噍^而言,種植烤煙周期短、收益穩定,一年種煙純收入就能抵上流轉土地租金。”此外,劉偉還通過爭取扶貧專項資金,投資經營家禽養殖廠,為100多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給6540戶建檔立卡脫貧群眾產業分紅。
抓產業、促增收,留得住人、富得了民……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將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參與,加強合作社帶動效應,大力發展職業煙農,穩定產品銷售渠道,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把“烤煙+N”多元產業模式打造成農業現代化樣板。
譜好“守護生態”協奏曲 奏響綠色防控多重奏
“你看,葉子長得多壯實,這兩年煙田病害明顯減輕,長勢比往年好很多?!睙熮r劉文華家150畝烤煙已進入團棵期,正搶抓好天氣,加強煙葉管護。
之所以長勢良好,除了科學管理外,更重要的是煙草公司技術人員根據煙葉病蟲害發生特點,實施“三蟲三病”等一系列綠色防控技術。
“煙葉要想穩產穩收、提高收益,病蟲害防控也是關鍵?!币劳芯G色防控天敵繁育基地,興義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綜合體內大力推廣蚜繭蜂、蠋蝽、性誘劑生物防控技術全覆蓋,為提升烤煙及大農業產品品質安全保駕護航。
綠色是貴州現代煙草農業的底色。一直以來,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在推動烤煙產業和配套產業綠色高效發展中,全面構建資源利用節約高效、生產過程綠色環保、能源消耗低碳安全的發展體系。
推進煙區生態環境綠色化、推進生物防治規?;⑼七M煙田廢棄物利用資源化,一系列綠色發展措施的推進,彰顯了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的責任擔當,迸發出煙葉更興、煙區更美、煙農更富的鄉村振興新氣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