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杯口,一只比筷子稍細的煙青蟲,神情緊張地沿著紙杯口往前快速蠕動。身后,一只身體顏色呈淺褐色的叉角厲蝽低著身子,6條小細腿倒騰的飛快,迅速追趕前面的煙青蟲。
叉角厲蝽施放杯。鄧楚瑜攝
沿著紙杯口轉了一圈半后,煙青蟲體力不支,被叉角厲蝽追了上來。瞅準時機,叉角厲蝽猛地往前一竄,用前面的一對細腿抓住煙青蟲,隨即將口器扎入煙青蟲的身體。煙青蟲疼得直哆嗦,用軀體裹著叉角厲蝽從紙杯口跌落到地上。不一會,煙青蟲便沒了動靜。
以上場景,是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岔科鎮煙葉工作站,在施放叉角厲蝽防治煙青蟲時拍攝的一段視頻畫面。
煙青蟲是煙草夜蛾的幼蟲,不僅危害烤煙,還危害玉米、蔬菜等多種農作物。在大齡蟲階段,煙青蟲對符合國家綠色防控標準的殺蟲劑有很強的抵御能力。因防控難度較大且貪吃,鄉親們對它深惡痛絕。
為進一步豐富綠色防控措施,今年6月,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在岔科鎮等種煙鄉鎮試點推廣叉角厲蝽防治煙青蟲技術。
“叉角厲蝽是一種捕食性蝽,是包括煙青蟲在內的鱗翅類昆蟲的天敵,對農作物無害。捕捉到煙青蟲后,以口器刺入蟲體吮吸體液,繼而殺死煙青蟲。”紅河州煙草專賣局技術中心高級農藝師劉春明說。
近年來,經農業植保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叉角厲蝽實現了人工繁育,為大規模推廣這項“以蟲治蟲”的綠色防控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在岔科鎮施放的叉角厲蝽,就是從外地引入的。”劉春明介紹。
正常情況下,叉角厲蝽成蟲的壽命有1個月左右,條件適宜時,能在野外自行繁育,繼而實現世代交替,呈幾何數量級殺滅煙青蟲。
在岔科鎮落水洞村烤煙種植連片地,每隔一段距離,便能在煙株下發現一個施放叉角厲蝽的紙杯,仔細查看,紙杯里已空無一蟲,“這說明叉角厲蝽已四處捕食去了。”岔科煙葉工作站副站長普春說,今年,岔科鎮試點推廣144畝,“每個紙杯有20只叉角厲蝽,能夠有效保護1畝烤煙不受煙青蟲等害蟲危害。”
“技術員說,這個蟲子和我們這兒常見的‘臭屁蟲’是親戚。放蟲子前后20天不能使用農藥,這個道理我們懂。人家來幫忙殺煙青蟲,咋能虧待它們。”落水洞村烤煙種植大戶李有富詼諧地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