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云南鳳慶詩禮煙葉基地與上海煙草結緣的第15個年頭。從2007年起,詩禮煙葉基地將上海煙草與鳳慶煙草緊密聯系起來。這份工商共同抓好煙葉供給的友誼一直延續到現在。如今,詩禮煙區依然是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重要原料產地之一。
攜手發展
鳳慶種煙歷史悠久,從1948年開始試種烤煙,至1989年的41年時間里,只是零星種植,形不成規模且經濟效益較差。1990年,鳳慶拉開烤煙規范種植的序幕,通過十多年的努力,鳳慶烤煙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走出了規模、效益協調發展的路子。
2007年,按照“一基四化”的要求,上海煙草集團、臨滄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依托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在鳳慶縣詩禮鄉聯合開發1萬畝特色優質煙葉示范區。上海煙草集團和云南省煙科院共派出8名技術人員,深度介入示范區建設,全程參與生產、收購、調撥過程管理,對種植規劃、煙田、品種、栽培措施、收購、入庫等進行質量追蹤,實現了煙葉質量信息無障礙溝通,圍繞“中華”品牌原料需求和風格特色,積極開展特色煙葉配套技術研究。
2008年至2009年,詩禮鄉特色優質煙葉示范區累計為上海煙草集團生產出彰顯臨滄煙葉風格特色的優質煙葉原料9萬擔,同時輻射帶動全縣煙葉生產整體水平和煙葉質量大幅提升。2008年至2009年,鳳慶縣其他種煙區域為上海煙草生產供應優質原料6.5萬擔。
深化合作
2010年,上海煙草集團、臨滄市局(公司)、云南省煙科院持續深化合作,共同簽訂了品牌導向型優質煙葉基地建設合作(五年)框架協議、優質煙葉基地(單元)年度建設合作協議、基地單元技術服務合作協議、基地煙葉原收原調協議,按照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資源配置方式改革、基地建設、特色優質煙葉開發“四位一體”的要求,堅持工業主導、商業主體、科研主力,以煙葉資源配置方式改革為動力,以基地單元建設為主要形式,高起點、高水平推進工商合作基地建設工作。
多年以來,三方共同推動與強化煙葉生產、收購與調撥過程的管理進步,不斷完善適應“中華”品牌需求的全過程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全面推進GAP工作,重點抓好新品種推廣、合理調整施肥方案,規范大田管理,特別是煙株打頂、留葉數的控制,病蟲害的防治,同時準確把握煙葉成熟度,提高煙葉香氣質量,形成較為完善的技術體系;共同開展基地單元煙葉的風格特色、品質和安全性評價,建立煙葉質量數據庫,完善信息反饋工作機制,持續改進煙葉生產,不斷提高特色煙葉原料質量管理能力;以發展基地單元“科技農業”“精準農業”“生態農業”為統領,在基地單元內建立科技示范園,開展了“生物防治技術—煙蚜繭蜂應用、烤煙新品種示范、特色煙葉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構建與應用、煙葉原料基地特色成因及調控措施”等項目研究、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園在試驗研究、技術集成、示范上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工商研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鳳慶煙葉產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持續發展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后,面對如何處理工業需求與基地煙葉生產的結構性矛盾、如何進一步彰顯基地煙葉的風格及提升其安全性、如何統籌基地煙葉生產與煙區“三農”的協同發展,構建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中華原料保障新模式等新問題,工商聯辦優質煙生產基地,構建更高水平的煙葉供需動態平衡,是鳳慶煙區煙葉發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工商研通過定期聯合開展“質量目標大宣貫”活動的方式將中華原料需求打通“最后一公里”,傳遞到煙葉生產第一線,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引領效應;通過加大高可用性上部煙葉個性化定制開發力度,著力拓寬等級使用范圍,提高煙葉資源利用率,推動基地優質原料供給與上海煙草卷煙品牌品規煙葉原料需求的深度融合。
疫情防控期間,上海煙草集團通過公眾號平臺推出《煙葉抗疫生產微課堂》系列課程,及時將各生產環節技術要點傳達到基地生產一線;鳳慶縣局(分公司)建立工商聯動微信群,分階段推送鳳慶煙葉生產工作簡報,確保雙方信息互通。
如今,上海煙草集團與鳳慶煙草正著力助推煙葉生產轉型升級、培育現代職業煙農、提高煙葉機械化生產水平、提升煙葉質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