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云南省曲靖市各煙區,放眼望去,一行行綠油油的煙苗,煙葉寬大肥實,長勢喜人,隨處可見煙農忙碌的身影。
對陸良縣龍海鄉皈依村煙農楊德禮來說,現在種煙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以前每年到大田中耕管理期,我們全家就開始早出晚歸,忙得腳不沾地,忙活一整天最多只能整完2畝地,我們這里種煙的人多,干活的人少,請人來幫忙都要排隊。”楊德禮回憶說。
眼下就不一樣了,楊德禮正在自家地里操作著除草機輕松除草:“以前除草只能靠人工,現在用上了除草機、提溝培土機,把雜草根系破壞掉,一步到位,省去了請人工的費用,還環保,兩個人一天可以干以前一個星期的活。”
煙區高質量發展,高效機械化是必由之路。為了解決移栽期間機械使用效率低、栽煙不深、地膜用量大等難題,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探索改進農機農藝融合,在條件適宜的煙田推廣膜下小苗移栽、井窖式移栽等技術,提高了機械使用效率。
“新的農藝方法提高了種煙效率,既解決了用工難題,又降低了種煙成本,煙苗根系扎得深,煙株長勢好。”對膜下小苗移栽技術,陸良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龍海煙站技術主任李應龍贊嘆道。
大力推廣機械化作業不僅能滿足煙葉精益生產需求,還能最大限度地減輕煙農勞動強度,減少用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在今天的龍海鄉隆興烤煙專業合作社,不同型號的拖拉機、翻轉犁、覆膜機、煙稈拔除機等煙草專用機械一字排開,一臺大容量的植保無人機引人注目。
“這臺無人機就是我們的‘金剛鉆’,通過無人機飛防可以充分保障防治效果。”陸良縣局(分公司)龍海煙站站長馮永洪說。
尤其是今年以來,曲靖市局(公司)堅持以減工、降本、增效為核心,以宜機化煙草農業標準體系建設為突破口,深入推進科學選型配置、農機農藝融合、機械測試推廣等工作,建立健全農機運維機制,推動煙葉生產向全面全程機械化升級。
搭載北斗自動導航駕駛系統的無人駕駛拖拉機在作業,可實現雙天線定位定向、多機手共同作業、一鍵校準、故障自動診斷、曲線行駛和耙地等多種作業模式;煙葉移栽機,每小時可移栽1.5-2.7畝,同時為每株苗澆水200-1000毫升,提高移栽成活率,省工省時;自走式覆膜機,每小時可作業1.5-3畝,有效降低了煙農的勞動強度……這些新機械,跑出了減工降本、提質增收的“加速度”。
“就拿今年的移栽期來說,機耕專業隊在一周前就已經提前結束機耕,節令一到就開始移栽。要知道,在以前,常因整地理墑的速度過慢而錯過煙葉移栽的最佳節令,影響煙葉質量。”龍海鄉隆興烤煙專業合作社社長李石全說。
“近年來,育苗、機耕、專業化分級等費工的環節,都由合作社統一作業,為煙農種煙節約了大量工時,提高了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增加了煙農的種煙收入。”李石全望著成片的煙田說。通過機械化作業和合作社服務,煙農從勞動強度大、費工費時、生產投入成本大、勞動周期長的生產環節中解放了出來,實現了輕松種煙,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煙葉生產各環節的工作質量。
全程機械化是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曲靖市局(公司)將進一步完善機制、搭建平臺,持續推進煙葉生產機械化,優化專業服務,為煙葉生產減工降本、轉型升級積極進行新的探索實踐。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