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過來了,飛過來了!”煙田旁傳來了圍觀群眾激動的聲音……烈日下,小飛機噴淋過的煙株在微風的輕輕吹拂下,泛著生機勃勃的綠意。
圖為竹溪煙區無人機植保圖(陳紹鋒 攝)
7月15日,一架植保無人機正精準的來回穿梭在湖北省竹溪縣桃源鄉甘溝子村的煙田上,噴下的霧化藥液均勻的灑落在每一片煙葉上,整個過程快捷高效。“無人機一次性可裝32斤藥液,同時滿足五畝地的噴灑作業任務,一天大約可以植保100畝煙田”,技術人員劉德富介紹道。
使用無人機作業,飛防霧化程度高、噴施均勻、使用成本低,而且有效降低了煙株葉片的藥水殘留量,保障了煙葉的質量安全,同時實現了人藥分離,一舉解決了傳統人工植保的種種弊端。“原來一個人背著將近30斤重的打藥器,不僅累得要死,一天最多還只能打個10多畝地,請工又不劃算,現在好了,還不要一天,我的40多畝地就可以全部打完,”干溝子村的煙農王立軍激動地說。
為了切實幫煙農做好飛防作業任務,實現產區煙葉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在開展飛防植保前,鄉政府就會組織煙站技術員、駐村工作隊員提前到農戶家中,根據煙田的煙葉生長情況、病蟲害的程度,按照“一戶一策一配方”的原則,協助煙農精心調配好藥水濃度,確保每一塊煙田都能打到、每一次作業都有成效。
圖為無人機準備起飛(陳紹鋒 攝)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竹溪縣作為煙葉生產大縣,勞動力一直都是制約竹溪縣煙葉生產的一大障礙。當前正值農業生產大田管理時期,如何幫助煙農輕松田管?如何提高竹溪煙區科技化田管水平!就成為竹溪縣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2022年以來,為了切實做好全縣的煙葉生產機械化操作水平,提高煙葉生產統防統治工作成效,在竹溪縣委政府的支持和協調下,竹溪桃花源煙葉合作社組建了飛防作業服務隊,安排專人學習無人機操作技術和田管技術。在竹溪煙區進入大田管理期后,合作社就組織各個鄉鎮,對煙區可飛防地塊進行統計摸底,對煙農使用無人機打藥做好意愿統計,提前組織好煙農備足藥物、水源,預計將對全縣兩萬余畝集中連片煙地進行飛防作業,極大的減輕了煙農的田管負擔,提升了施藥效率,得到了廣大煙農的一致好評。
據悉,竹溪縣已經連續七天開展了飛防作業任務,打藥面積5000多畝,解決了100多戶煙農的打藥難問題。下一步,竹溪縣黨委、縣政府將飛防植保服務列為全縣農業生產的重要內容,并逐步運用到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等各個方面,依托鄉鎮農業合作社,建立“合作社+訂單+ 農戶”的專業模式,實現全縣農業產區田管飛防全覆蓋,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化水平!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