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沒見半分,字先簽了一堆,我們拿鋤頭的這雙糙手一整年寫的字,全是給你們煙草公司簽字了。”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的一名煙農曾向煙站工作人員發出這樣的感嘆。煙葉生產過程中煙用物資發放、補貼兌現、服務保障等工作,都需要煙用簽字確認,不僅環節多且涉及面廣,加之云南省麗江市煙區大多均在海拔較高、交通不便、村落分散的山區,煙農平均年齡較大、文化水平高低不等,導致補貼兌付效率低下,時有代簽、冒簽現象發生。
煙葉生產投入補貼調查回訪。黎晶 攝
“煙農簽字確認問題一直是阻礙我們財務審核煙葉生產投入補貼提升規范性、及時性、高效性的一張網,也是我們公司提高服務煙農質量、提升煙農對企業的滿意度和認可度、為民解難題辦實事的一道難題。”古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財務股股長黎晶說道。
2019年,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啟動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建設項目,深入挖掘制約煙葉生產投入補貼資金結算質、效的流程和環節,不斷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賦予財務驅動服務的效能,積極探索煙草補貼兌付新途徑。智能財務共享平臺于2020年6月在云南全省煙草商業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它的到來,將煙葉生產投入補貼兌付由“數”變帶向“智”變,極大程度推動財務工作向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邁進。
補貼合并“多變一”,煙農群眾“少簽字”。智能財務共享平臺上線之前,核報煙葉生產投入補貼需要一項補貼附一份煙站自制的補貼兌現確認表,煙農需在每一份表上簽字確認。平臺上線后,對煙農進行直補的(例如育苗補貼、機耕補貼、烘烤補貼、分級補貼、運輸補貼等),多個補貼可由系統按煙站合并生成一份補貼兌現確認表,直接導出數據打印即可,煙農只需簽一個字就可收到多份補貼。
“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實現了煙葉生產投入補貼信息化,不僅使煙農少簽字,也讓煙技員和煙站工作人員少跑路,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煙農群眾、煙技員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古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金山煙站報賬員譚春霞說。
數據搭載“直通車”,補貼兌付“快到賬”。智能財務共享平臺打通多方系統平臺數據交互,煙葉生產管理系統銜接智能財務系統,將煙農合同簽訂面積及交售擔量等數據直接推送財務系統,自動創建和推送付款申請。不僅如此,交互的數據還具有較強的準確性、真實性、全面性,因此也減少了此前大量的相關財務附件資料,避免數據線下加工的“主動性錯誤”,同時極大縮短了處于業務末端的財務作業流的反應時間。
“十多年前我們還是帶著收購發票跑幾十公里路去煙站排隊領錢呢,現在煙葉款和補貼款到賬真是越來越快,越來越方便了。”古城區七河鎮煙農和永春看著收款短信向煙草公司煙葉生產投入補貼調查回訪的工作人員說道,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智能監管“云發力”,資金規范“全掌控”。智能財務共享平臺不僅在財務層面實現了煙草補貼資金結算的集中化和自動化,在監督管理層面,也實現了前置化和智能化。系統內置的稽核校驗規則,實時進行業務跟蹤與偏差分析,實施結算數據“零容錯”管控,避免資金支付風險。同時,財務附件全部電子化、影像化,監管部門可實時、多層次、多維度抓取煙葉生產投入補貼相關信息,加強全過程管理監督,確保各項補貼兌付工作落實到位。
“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功能眾多,對應不同角色設定不同管理權限,并提供數據匯總提取、附件電子可視化等一系列功能,能夠有效提高管理員對權限生產數據的匯總分析,為區局(分公司)決策提供依據。”古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財務分管負責人趙紹全介紹說,“同時,它實現了有跡可循,便于追溯,能夠有效緩解煙草公司與煙農之間的矛盾,讓煙農輕松種煙、放心種煙、安心種煙。”
近年來,古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依托智能財務共享平臺,持續加強煙葉生產投入補貼資金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財務驅動業務、智能推動效能、數智賦能監督”的作用,做好煙草惠農補貼資金的企業“明白賬”、煙農“暖心賬”、社會“公開賬”。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