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農民日報》以《“村社一體化”推進煙區融合化》為題,介紹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煙葉生產,通過用好用足煙葉生產扶持政策、發展規模經營等措施,推動基本煙田整村整建制流轉、統一管理,有效整合農村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資源要素,形成“村黨支部有產業抓手,村集體有增收手段,村民有致富產業,合作社健康發展”局面的經驗做法,肯定了山東臨朐縣石家河在黃煙種植方面的先進做法。以下為原文內容:
農民日報原文:
“規模化種植黃煙,讓村集體有錢辦事了。”日前,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石家河生態經濟區橋溝村,村黨支部書記徐付亮發出由衷感慨。該村今年由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牽頭,調整出 500 畝土地發展煙葉種植,取得了“村集體雙向增收、煙農種煙增收、其他村民務工增收”的綜合效應。
今年以來,石家河生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與臨朐縣煙草公司實施“黨建聯創、政企互動”,打造“黃煙為主、多業協同、產業融合、高效共贏”的彌河源金色河谷產業綜合體,引導穩固煙葉產業基礎,增加村集體收入,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2022年,石家河實現村村發展煙葉種植,總規模達 3000 畝,同比增長 100%,帶動 300 余名農民就近就業,增加群眾務工收入450萬元左右,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0余萬元。”石家河生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兆鵬說。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該縣寺頭鎮。據鎮人大主席辛偉介紹,為發展煙葉種植,該鎮出臺了新增煙田煙葉稅(每畝每年約 1000 元)50%返還村集體、土地規模化流轉補貼、種煙大村和種煙大戶獎勵等政策,充分調動起村莊和農民的種煙積極性,同樣形成了“村村都有黃煙、面積穩步增加”的發展局面。
在濰坊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副總經理孟慶洪看來,這正是現代煙草農業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要充分用好煙葉系統優勢,融入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調動地方政府、種煙村莊和農民共同發展煙葉生產的積極性,把黃煙特色產業培植成當地的主導產業。”
這一設想,在臨朐已漸成現實:該縣在 2021年先后發出《關于加強煙葉生產規劃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關于扶持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黃煙生產增加集體收入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明確在優勢地區放大實施煙基工程和煙葉稅返還等政策的帶動能力,充分用好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這一平臺,推進“村社一體化、煙區融合化”發展。
村社一體化是路徑。植煙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煙葉生產,通過用好用足煙葉生產扶持政策、發展規模經營等措施,推動基本煙田整村整建制流轉、統一管理,有效整合農村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資源要素,形成“村黨支部有產業抓手,村集體有增收手段,村民有致富產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的局面。
縣域融合化是方向。縣域立足發展黃煙主導產業,立足該產業“系統保障、風險較低、收入較高、用工較多”等特點,利用煙基工程建設和煙葉稅返還等優勢,做好“二次分配”文章,調動鄉村兩級和農民的種煙積極性,形成“種煙面積增加、縣鄉兩級增稅、村莊集體增收、煙區面貌改善”的良性發展態勢。
“2021 年,臨朐各鄉鎮已發放煙葉稅返還等種煙激勵資金 156 萬元;2020 年以來,臨朐煙草系統已在煙田基礎設施建設和煙農補貼等方面投入 5904 萬元。今年,臨朐種煙面積達 2.13 萬畝,較兩年前增長 0.5 萬畝。”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孫興祥自豪地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