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興山縣和平村產業綜合體建設示范區。
“這些剛出爐的煙葉,咱們要采用二分法分級,去青去雜……”眼下正值煙葉烘烤高峰期,湖北省興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煙技員近日搶抓時間,走村入戶,采取集中培訓、單獨指導等方式,指導煙農初分烤煙。近年來,興山縣通過培育新型種植主體,強化生產要素保障,推進產業綜合體建設等,助力煙農實現穩定增收。
培育新型種植主體
在興山縣煙農眼中,張劍剛是個牛人。今年,他第一次種煙就以240畝的種植面積獲得“全縣第一大戶”稱號。此前,他經營蔬菜種植多年,生意起伏不定。在興山煙草和鎮村干部鼓勵下,他轉行種起了煙葉。
“與種菜相比,種煙投資風險小,技術指導跟得上。今年煙葉長得好,我雇了10多名工人幫忙采摘、分類、編桿,大家收入都有保障。”看著眼前綠油油的煙葉,張劍剛信心十足。
近年來,興山煙草聚焦“誰來種煙”,積極培育職業煙農,推行煙農互助、大戶帶小戶、專業服務隊模式,緩解用工難問題,同時采取“田間工長+田間工人”的模式抓好種植管理,實現煙農穩步增收。今年全縣100畝以上的煙葉種植大戶41戶,全縣煙農收入將突破億元大關。
強化生產要素保障
對于煙農來說,種植技術是增收的關鍵。為此,興山煙草印發了《烤煙生產實用技術告知書》,圍繞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等關鍵環節,為煙農解析技術要點,同時,將技術人員和煙農精準配對,對種植大戶實行“一對一”技術指導,將煙農收益與員工收入掛鉤考核,壓實管理服務責任。
作為行業農機農藝融合示范縣之一,興山縣持續探索煙葉生產機械化,在煙葉生產各環節為煙農配備農機近300臺(套),顯著提高綜合作業效率,同時,還依托專業合作社為煙農提供機械化服務,極大減輕種煙強度。
此外,興山煙草及時兌現煙苗、肥料、農機等政策補貼,協助申報租地資金補貼,新建烤房并有效管護烘烤設施,確保種植大戶“引進來、穩得住,可復制、能推廣”。今年,興山煙草共投入1640萬元開展煙葉專用物資補貼和專業化服務,投入2030萬元新建和維修烤房、育苗中棚等設施,購置農機具,為煙葉生產提供全要素保障。
產業融合多元發展
“我們不僅要把煙葉產業發展好,還要帶動煙農實現多業融合、多元增收。”興山縣榛子鄉和平村黨支部書記習兵說。近年來,和平村作為全國煙葉產業綜合體建設示范區,先行先試,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40歲的蔣忠芳是一名職業煙農,在種煙之余,他和妻子在自家樓房開了家副食店,將二、三樓改造成民宿,吃上了“旅游飯”。“現在因為疫情,來的客人少一些,之前游客不斷,每月能增加三四千元的收入。”蔣忠芳說。
近年來,圍繞產業綜合體建設,興山煙草持續鞏固煙葉產能,穩定主業增收,同時促進土地集中連片經營,積極推動育苗棚、烤房等設施綜合利用,做優做強“煙葉+蔬菜”“煙葉+旅游”等產業,逐步形成了煙區多元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今年,全縣預計實現多元增收2970萬元,戶均增收4萬元。
產業興旺了,農民腰包鼓了。通過堅定不移推進煙葉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興山煙草堅持以實際行動促進“煙葉強、煙農富、煙區美”,正朝著引領農業產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的目標邁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