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不要裝密了,按照技術標準操作……”時下正值煙葉成熟烘烤階段,云南省紅河州開遠市中和營鎮煙葉工作站黑果山烘烤工場一派忙碌,幾戶煙農忙活著將煙葉裝爐,烘烤技師蔡紅強在查看已烘烤煙葉情況的同時,不忘記上前囑咐幾句。
黑果山烘烤工場建于2011年,共有50座先進的臥式烤房,是紅河州煙草專賣局探索“采、烤、收”一體化專業服務的關鍵設施。
11年來,作為管護、運作的責任主體,中和營鎮煙葉工作站因地制宜,充分發揮黑果山烘烤工場臥式烤房作用,細化烘烤專業隊服務內容,使其更好地為煙農提供優質服務。
黑果山烘烤工場由臥式烤房群、煙葉回潮房、倒班房等設施組成,運作模式為煙農自行裝爐、烘烤技師指導煙農設置烘烤曲線并全程查看,以確保每片煙葉都能“顆粒歸倉”。
蔡紅強是中和營鎮箐腳村村小組長、烤煙種植能手,被當地煙農合作社聘請為烘烤技師已有7年。
在黑果山烘烤工場,蔡紅強既要當好煙農的“烘烤導師”,又要當好處理烘烤突發情況的“救火隊員”,“像烤房控制器、鼓風機這些重點設備我都備了一些,以防萬一。”蔡紅強說,黑果山烘烤工場的烤房多,煙農烘烤的時間較為集中,每年烘烤前他都要做好充分準備。
黑果山烘烤工場,煙農將鮮煙葉送入烤房烘烤。
與蔡紅強同村的劉文祥是黑果山烘烤工場的專職燃料保障員,他的工作是與另一名同伴負責為每一座正在烘烤的烤房添加燃煤,倆人輪流值班,吃住都在烤房群,報酬由煙農按烘烤的爐次支付,2個多月的烘烤階段,每人能有6000多元收入。
“專業化烘烤服務為我們省了不少心。”王樹和是箐腳村的“職業煙農”,種煙面積大,早年他自己烘烤煙葉時,哪也去不了,必須守在烤房邊。
黑果山烘烤工場建成后,王樹和將煙葉全部交由專業化服務隊幫忙烘烤,除去燃煤、電費、添火費等必要開支,他每年能節省烘烤用工50個以上。且不說省下的工折合工錢有多少,單就節余出來的時間,便能干好些活計。
300多平方米的煙葉回潮房里,王樹和及另外幾戶煙農已出爐的煙葉正在這里回潮,“夜里的回潮效果好,明兒早上再來收。”王樹和對旁人說,晚上,收購點的安保人員隔段時間就來巡邏一次,煙葉放在這兒,一百個放心。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