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晚稻豐收季。湖南嘉禾縣普滿鄉的1.28萬畝晚稻陸續進入收割期,農戶抓緊時間收割晚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在普滿鄉曾家村的連片稻田里,連片金黃的水稻繪就了一幅美麗的“稻海桑田”畫卷,金燦燦的稻穗迎風擺動、長勢喜人。一部部新型快捷的水稻收割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奔走作業,田間地頭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機械化作業為晚稻收割按下“快進鍵”,全力助農搶收增效。農戶與農機手動作嫻熟、配合默契,做工高效。隨著機器在田間“打滾”,稻田被收割整齊,切面平整,割稻、脫粒、分裝一氣呵成。
“前面種煙75畝,賣了40多萬,后面種一季水稻400畝,又有20多萬的收入。”正在田間忙碌的普滿種植大戶雷雪生和筆者算起了賬,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嘉禾縣普滿鄉聯合煙草、農業、水利部門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推行“煙稻”輪作模式,打造煙稻產業綜合體,助力群眾實現“錢袋子”和“糧袋子”雙豐收。
?首先是推進產業政策協同融合。在縣委、縣政府支持下,煙草部門與縣農業部門溝通協調,共享煙葉和水稻扶持政策,在普滿建立穩定的煙稻雙優生產基地,實行訂單制生產。
其次是推進生產技術互利融合。縣農業部門選擇適應煙葉種植茬口的水稻品系,避免爭季爭田爭勞力;堅持煙稻綠色生產,落實好煙稻生產統防統治措施,實現對煙稻全生產周期的管控,保證煙稻產品質量安全。
再次是推進基礎設施共享。強化大農業、大協作理念,實現烤房、大棚、農機、農用車輛共享利用,提升煙草農機設備應用水平,拓展煙葉生產機械化覆蓋面,進一步減工降本,促進煙農增收。
最后是推進產業綜合體建設。“農”“煙”加強合作,建設“‘福城金葉’品牌+優質稻”產業綜合體,推進煙稻產業同步基地化、同步綠色化、同步集約化、同步現代化,實現“1+1>2”目標,更好助力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
?普滿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周華雄說:“普滿鄉今年煙稻輪作種植面積1.28萬畝,現在豐收在望。我們調度了50多臺機器,預計10天左右能把秋糧收割完畢。為了提高水稻產量,節省種植成本,我們大力倡導水稻良種培育、高產栽培、精準施肥、綜合防控以及機械化耕種收等的技術指導和試驗,督促農戶做好“雙搶”工作,確保顆粒歸倉?!?/p>
?據悉,今年普滿全鄉622戶煙農種植煙葉、煙后晚稻各1.28萬畝,種煙收入6642.02萬元,種植晚稻收入1952.25萬元,兩項作物戶均將達收入138167元,同比去年增加19.56%。煙稻產業綜合體成為煙農增收的“綠色銀行”,“錢”景喜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