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高倉街道一帶的田野仍然綠意盎然。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大片綠油油的四季豆。一排排整齊的豆架上碩果累累,農戶們穿梭在田地里采摘已成熟的豆莢,在他們被陽光曬得黑里透紅的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
邊開花邊結實的四季豆(汪朔帆 攝)
豆田邊,收購商史先生正指揮工人整理剛收購的新鮮豆子。他說:“今年的豆子很好,筆直筆直的、綠油油的,賣相一流。這些貨先運到通海冷庫,再發往廣州、深圳、上海等地。這個地方的豆子質量優、口感好,很受市場青睞……”
“訂購前,我們和農戶對接過,大家心里都有底。四季豆什么時候上市最佳、市場行情什么時候最好……農戶按照這個時間反推什么時候種植就對啦。”看到記者一行人要走,史先生捧上一大把豆子笑咪咪地說:“新鮮的豆子,帶點回家嘗鮮。”
收購商在收購豆子(汪朔帆 攝)
收購四季豆分揀、裝箱、搬運需要大量勞動力,給當地人員提供了季節性就業機會,白紅福就是其中一位。白紅福說:“夏秋農忙結束了,我在這里工作好處多多:離家很近方便照顧家里,還有10元每小時的收入。這份工作真的太好了,農閑時節人不閑,就近打工把錢賺。”
工人分揀作業(汪朔帆 攝)
高倉街道龍樹村的村民白春富,利用8月份烤煙烘烤季,搶茬種植了四季豆。他說:“四季豆投入少,收益快,3個月就能采摘上市。正常的收購價在一公斤7元左右,價格好的時候可以達10元,每畝產量在1噸多,一般收入在6000元,秋季閑種四季豆,非常劃算。”
在高倉一帶,四季豆一年可種三季,8—11月可與烤煙搶時間種一季;煙地從11月份開始到次年三四月份都是閑置的,部分煙農在閑置的煙地開展輪作模式,豆類作物有一定固氮的作用,秸稈還可以還田培肥土壤,實現一地多產、一田多收,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生產成本。
近年來,紅塔區積極推進多產業融合的煙區綜合體建設,農戶有了更多的收入。搶閑輪作為煙農開辟了一條增收新路徑,切實助力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