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河南省方城縣楊集鎮羅莊村煙葉育苗工場,大棚內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長勢喜人。
近年來,方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探索煙葉育苗大棚閑置期綜合利用,做細做實“煙葉+”多元增收大文章,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育苗大棚種植蔬菜,每畝可以節省建設投入6000余元、土地租金800余元,而且解決了閑置期大棚管護問題,是一舉多得、降本增效的好路子。”羅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小合介紹說,“由于楊集鎮沒有種植大棚蔬菜的傳統,煙草公司主動幫助我們聯系其他鄉鎮的產業合作社,組織村民學習種植經驗,結合本村實際開展試驗種植。”
羅莊村村民謝山峰1986年出生,高中畢業后一直在外經商。2020年8月謝山峰回到家鄉,動員30余戶村民,籌集資金100余萬元,注冊成立翱航煙草種植合作社,帶領村民承包大棚、專業育苗、流轉土地、種植煙葉等。
談到育苗大棚多元增收,他打開了話匣子:“村里有16座煙葉育苗大棚,煙葉育苗結束后進入閑置期。從去年開始,在縣煙草公司的支持下,我們嘗試利用閑置大棚種植蔬菜。第一年我們在4個大棚里試種了茄子,每棚收益1萬元左右。”
大棚茄子的試種成功給村民帶來了多元增收的信心。
“今年煙葉育苗結束后,我們在大棚里先種植一茬黃瓜、甜瓜,成熟采收后再接茬種植茄子和豆角。蔬菜種植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閑置大棚得到了充分利用。”謝山峰介紹說,“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我們還把煙葉綠色防控技術運用到大棚蔬菜種植中,生態種植的黃瓜、甜瓜等口感好、無公害,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有了優質的農產品,尋找市場銷路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幫助產品找銷路,方城縣局(分公司)與合作社一道尋找市場訂單,打開銷售門路,引導村民按訂單開展生產。
“通過積極協調,今年大棚里種植的黃瓜、甜瓜、茄子都是提前簽了訂單的,收獲后大部分都銷售到縣城的生鮮超市和批發市場,到明年煙葉育苗前預計能夠實現產值20余萬元。”方城縣局(分公司)煙技員李樹人說。
育苗工場綜合利用,在實現多元增收的基礎上,還為當地群眾增加了就業機會。
李小彥就是村里的受益群眾之一。今年40多歲的她初中畢業便與同齡人一起外出打工。“咱沒學歷沒技術,只能出門打工,每個月的收入并不高。”李小彥說。2021年年初,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打工的李小彥來到育苗工場,開始了在家門口打工的新生活。“在育苗工場不但拿工資,還能學技術,照顧老人、接送孩子,一舉多得!”
“煙葉種植是羅莊村的支柱產業,從煙葉生產到多元種植,直接和間接從事與煙葉相關的用工崗位可以達到100多個,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李小合介紹說。
產業的興旺,促進了群眾的增收。方城縣局(分公司)發揮以點帶面示范作用,在夯實煙葉產業發展基礎、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的同時,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群眾就近務工,為高水平構建“煙葉+N”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煙區鄉村振興注入了持久動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