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湖南衡陽煙區,8萬畝煙葉片片歸倉,1600余戶煙農共慶煙葉豐收,到處洋溢著因煙致富的喜悅。烤煙種植乘上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有力開啟糧煙協同發展模式,加速推進生產方式轉型升級,規模化種植、綠色化生產、機械化作業、專業化服務、信息化管理給產業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承載著煙農發家致富的夢想一路奮進。2022年,衡陽市收購煙葉20.74萬擔,煙農種煙總收入突破3.9億元,烤煙產業成為了煙農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一攬子扶持政策?把好煙農增收方向標
作為全省煙稻輪作的規模產區,衡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融入黨和國家重農抓糧大格局,認真踐行“種煙穩糧、抓煙促糧”工作部署,高質量規劃基本煙田12.45萬畝,納入耕地保護大規劃,與新一輪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統籌推進,以基本煙田建設保護穩定基本農田,以煙葉種植促進糧食生產,推動基本煙田與基本農田、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保障了煙田流轉的穩定。
2022年,衡陽5個產煙縣(市)紛紛出臺鼓勵發展煙葉生產的實施方案,將煙葉稅資金的5%-10%用于直補煙農。協同政府、煙農合作社、保險公司四方發力,為1635戶煙農全面購買煙葉種植保險,在耒陽、常寧市試點探索烘烤保險,為種植大戶配套雇主責任保險,建立烘烤風險保障基金,一體推進“三險一基金”落地,構建縱向覆蓋煙葉大田生產、采收烘烤兩大生產環節,橫向涵蓋自然災害和非災影響兩方面的煙葉生產風險保障體系,充分發揮保險基金兜底作用,為煙農種煙吃下定心丸。一攬子扶持政策的落地,惠及每一戶煙農、每一個生產環節,真正讓煙農告別了靠天吃飯的傳統種植模式,實現了全方位保障的無憂種煙。
四大煙農集訓營??穩固煙農增收基本盤
煙農是煙葉生產力最基礎、最根本的要素,是支撐煙葉產業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培育職業煙農是實現適度規模種植,加快轉變煙葉生產方式,推進現代煙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衡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與南華大學簽訂職業煙農培育戰略合作協議,實施“高校+煙草”共推進、“煙葉+產業”同發展“、素質+效益”雙提升的同航職業化煙農孵化營建設,分煙農種植規模、年齡結構、學歷水平等,創新建立四大特色煙農集訓營,開展精準化、差異化培訓。
建立鐵桿煙農提升營,著力在現有煙農隊伍中挖掘潛力煙農,強化其煙葉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助力發展適度規模化種植;面向適度規模化種植的煙農,量身創建核心煙農拓展營,著力通過產業融合發展,幫助規劃“煙葉+水稻”“煙葉+蔬果”等多元發展,以主體共育的方式推進產業互補,促動從規模化種植到效益化經營轉變;組建新生代煙農孵化營,以煙葉產業的資源優勢和扶持政策優勢,引導80、90后有種植意愿、基礎能力較強的創業者,通過煙葉生產技術和管理特訓,快速成為合格的新生代職業煙農;成立種植大戶集訓營,著力引導規模化種植水稻、其他經濟作物的大戶,借勢其他作物的管理經驗發展煙葉種植,協同共進培育成家庭農場。同時,建設“同航技術直播間+同航煙農夜校+同航雁訊公眾號”的煙農服務平臺,從線上到線下、從單線到立體,聚焦煙農煙葉技術需求、生產經營管理、生活知識普及,以直播技術課、技術交流會等形式豐富煙農培訓,暢通服務煙農“最后一公里”,持續提升煙農素質,全力打造一支“精于種煙、以煙為主、因煙致富”的高素質煙農隊伍,全面穩固煙農增收基本盤。
四化生產力轉型 ?激活煙農增收動力源
好煙葉是種出來的,衡陽煙區堅持以云煙87為主栽品種,構建涵蓋煙葉生產全過程的土壤改良、壯苗培育、膜下移栽、水肥調控、綠色防控、成熟采烤六大精益生產技術體系,著力提高大田整齊度、營養均衡度、采收成熟度和煙葉油潤度。因地制宜建立統一、規范、標準的專業化服務體系,著力培育專業化分級、烘烤、植保三支隊伍,探索建設土地流轉、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探索開展煙葉移栽、運輸等環節專業化服務,推動煙葉生產主要勞動力由零散用工向專業服務轉變,煙葉畝均用工減少2個以上。有機肥施用、植煙土壤保育實現全覆蓋,“兩蜂一誘一紙一劑一菌肥”的綠色防控技術和化學農藥減量技術全面落實,地膜、煙桿等廢棄物回收資源化利用重點鋪開,生物質燃料烤房建設吹響烤房新能源綠色專項升級號角,煙葉農藥殘留管控機制為煙葉安全保價護航,綠色化生產推動煙葉品質再上臺階。以農機農藝融合三年行動為抓手,做好機耕、運輸、煙夾等成熟機型配置,加大植保無人機、簡易水肥一體機運用,以移栽機研發為突破口,開展移栽、采收等瓶頸環節農機裝備攻關,在保持育苗、機耕、起壟等環節機械化作業全覆蓋的基礎上,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步入快車道,為穩步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打好堅實基礎,全市戶均規模達到48.9畝,規模化、效益化種植成效凸顯。
多元產業共融合 ?按下煙農增收加速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加速推進,勞動用工日益緊張、物資能源成本持續提高等問題不斷涌現,衡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主動思變,綜合考慮到煙葉生產有極強的季節性,盤活“兩場一機”資源,為煙農增收“輸血”。各產煙縣(市)聞令而動,耒陽市組建農機服務隊,協調200余臺煙用煙農跨界作業;祁東縣利用烤房烘干紅棗 20萬余斤,解決當地棗農紅棗干燥保存難題,增收50余萬;衡南縣試點探索烤房群種植木耳,單座烤房可為煙農增收500元左右;衡陽縣發展“老干媽公司+合作社+煙農”的產業化經營機制,利用育苗大棚種植辣椒,年產干辣椒80余萬斤……全市綜合利用閑置設施1637項,實現總產值968萬元,煙農凈收入超過300萬元。同時充分利用煙稻輪作的良好基礎,推行“煙田共建、設施共享、主體共育、技術共構、產業共融”的糧煙協同發展模式,構建“以煙為主、糧煙協同、產業互補”的煙農增收模式,落實煙后種植優質稻5.66萬畝,為煙農戶均增收0.8萬元左右,充分發揮產業綜合體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科學實踐的良好社會效應,為煙農致富打造“煙葉+N”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建設的新標桿。
時代在召喚,助力鄉村振興、助力煙農增收永遠在路上。衡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將持續深挖產業發展潛力、激發煙葉產業發展活力,著力在提升煙葉品質、促進生產方式轉型、融合多元產業發展等方面下功夫,將煙葉產業發展為老百姓的致富葉,讓“黃金葉”鋪就煙農致富路,賦能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