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年的駐村工作中,結合師徒幫帶工作。在師傅杜孝平的指導協助下,我通過調研并結合煙草工作特點,針對實現山地烤煙可持續健康發展提出如下思考:
一、烤煙產業背景
陜西安康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在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年平均降雨量1050毫米,年平均氣溫11度—20度,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非常適合烤煙生長。
烤煙產業在安康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在安康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為農村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其他新型產業相繼脫穎而出,給烤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新的發展機遇。2021年安康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安康市建立基本煙田保護區實施意見》和《安康市烤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結合“五大振興”之首的產業振興,烤煙又將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著新的挑戰。
二、山地烤煙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困難較大。
我們煙區煙田分布在垂直高差相對較大的山坡上,且山地煙面積分散,20畝以上的規模連片的地塊不多,水利設施、機耕道路建設、維護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加之山區經濟發展滯后,導致發展山地烤煙生產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困難,難于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二) 難以建立科學合理的輪作制度。
由于土地資源的限制,加之氣候環境的決定一年多季輪作的作物不多。春夏干旱,秋季多雨寡照。提倡種植綠肥、冬季深翻、實現山地煙最佳節令適時移栽,旺長避開伏旱,采烤避開連陰雨季,從而提高山地煙產量、質量,增加煙農收入。
三、解決方案
(一)提高科技種煙措施的落實。
?針對山區煙農素質不高,接受新技術能力不強的現狀,進一步建立健全山地烤煙栽培科技隊伍服務體系,更好地為煙農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努力提高煙葉質量,培育“山地金”煙葉發展后勁。一是組織相關部門實驗研究和技術開發,不斷更新適合本區域的優良品種,大力推廣適用、操作性強的新技術,做到最大限度地減少煙農的勞動投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二是狠抓各個生產環節的科技培訓,讓煙農掌握技術,解放思想,開闊視野,確保種植大戶有一名科技務煙明白人,每村有1—2戶科技示范戶。使其煙農熟練掌握規范化生產技術,提高其種植水平;三是重度落實科技培訓、優良品種、漂浮育苗、輪作制度、科學施肥、移栽節令、規范移栽、中耕培土、病蟲防治、科學預防管控、養好成熟度、科學烘烤等12項科學技術措施,實現規范化生產;四是注重因地制宜的推廣山地煙栽培技術,針對不同的地塊、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水肥條件,將規范化栽培技術進行適當調整,結合本地實際,一地一方案,制定符合自身的栽培技術措施,嚴防“一刀切”,最大限度的提高烤煙生產效益。
(二)加大烤房維護改造力度。
烤房是必不可少的設施,也是影響烤煙產量、質量的重要因素,我區烤房比較陳舊,年久失修,烘烤性能差,給我們的烘烤成功率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嚴重的制約著產、質量的提升。改善烤房的烘烤性能,使其煙農更容易掌握煙葉烘烤技術措施的落實,最大限度的降低烘烤損失,烤出優質好煙,充分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烘烤質量,增加煙農收入。
(三)積極探索適合山地特色的小型農機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農村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加之其他產業相繼涌現出競爭局面,烤煙是工序相對較多,勞動強度相對較大的產業,要想煙農從繁雜的農活中解放出來,要積極探索推廣適合我們安康山地特色的小型農用機械,降低勞動成本投入,提高烤煙產業效益,促使烤煙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為鄉村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