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瑞金市葉坪鎮2000畝煙后稻收割現場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說豐年……在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鎮2000畝優質水稻種植基地,收割機來回穿梭,農民們忙著裝運,現場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瑞金市每年種植煙葉12000畝,以往煙農種完一季煙葉,農田基本上都閑置,土地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近年來,瑞金市煙草專賣局不忘賡續紅色基因的初心,牢記助農增收的使命,積極投入到鄉村振興大發展的隊伍中,鼓勵煙農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推行煙稻輪作模式。同時,以合作社為載體,建立機耕+插秧+植保+收割+烤干的專業化服務隊伍,幫助煙農解決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力、場所不足等問題,專業化服務隊伍的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并在全市得到大力推廣。
圖為水稻烤干專業化服務工廠,工人正在將水稻裝進烤箱
“今年,我們鄉鎮種植煙葉2000畝,煙葉采收完后,全部煙田種植水稻,黃金葉+水稻的煙后稻種植模式推廣比例達100%”葉坪煙站站長鄧斌說道。經過實地測算,煙稻輪作模式下的稻田平均畝產量達1400余斤,預計每畝可增收1200元,加上煙葉的畝均純收入,煙農一年的畝均純收入達4600元。
葉坪鎮松坪村村民謝香佩是村里出了名的老煙農,今年是他種植煙葉的第11個年頭,六十歲的他臉龐黝黑,臉上寫滿了辛勞。但是,談起這幾年的收入時,他笑得很爽朗。“煙稻輪作一年下來,每畝土地毛收入能有4600多元,比以往單純種植煙葉的模式增加了1000多元的收入。”謝香佩算了算賬,這樣的收入,他感到很知足。這幾年,守著土地,家里的經濟得到不斷改善,不僅培養孩子上了大學,還重新裝修了自己的住房。
圖為煙農謝香佩百畝優質煙后稻基地
“我們在全市各個鄉鎮建立煙后稻基地達10000余畝,在黃金葉+水稻的煙稻輪作模式下,土壤中各種元素的結構比例可以得到優化,有效改善土壤生態,實現了煙葉與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有利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障糧食供應,助力鄉村振興。可以說煙稻輪作不僅穩住了農田,更穩住了老百姓的錢袋子。”瑞金市煙草專賣局副經理曾浩說道。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