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過處,金燦燦的田里翻涌起一陣陣稻香。湖南江永縣蘭溪瑤族鄉農民正忙著收割水稻,隨處可見豐收忙碌的景象,鄧庚德手捧著剛剛收割的稻谷,臉上露出了滿足的微笑,“種完烤煙種水稻,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p>
在江永,像鄧庚德一樣走出這樣發展路子的農民還有很多。近年來,永州江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推進建設煙區產業綜合體,為煙農算好效益、增收、科技“三本賬”,既為煙農增收開拓新空間,也為鄉村振興貢獻新力量。
效益賬:煙稻輪作 一田兩收
“種植一畝煙,可以產煙約5800元,其中能帶來土地流轉金450元,需用工約1700元,煙農可以賺 3300元左右,還能為財政創稅約363元,收煙后再種一季晚稻。煙稻輪作是實實在在的富民、穩農、興鄉產業。”談起建設煙區產業綜合體的初衷,江永煙草副經理張勛算了一筆賬。
江永縣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要從2019年說起,為夯實煙葉高質量發展基礎,江永縣以“總量調控、連片種植、整體推進”的布局思路,選址蘭溪瑤族鄉和桃川鎮,開展大壩洞煙區綜合體試點項目,當年綜合體內生產特色優質煙葉9000擔,實現非煙產業產值1000萬元以上。
2022年,在大壩洞煙區綜合體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江永煙草開發建設黃家嶺煙區綜合體。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實踐,煙區產業綜合體已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一方面,江永縣人民政府、江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發展千畝煙稻示范片,建立起“合作社、村委會、村民”等多種主體融合的村級資產利用土地流轉平臺,采用集中流轉、統一規劃的“返租倒包”土地流轉模式,鼓勵村民把土地集中到集體,由合作社統一規劃,將土地的使用權承包給烤煙種植大戶,有效推動土地集中,加大土地資源流轉整合力度,實現土地長期穩定。
另一方面,江永煙草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重點圍繞“煙葉+優質稻”生產模式,在種植計劃、土地流轉、專業服務、風險救助等方面出臺越來越多的扶持政策,提高基本煙田和基礎設施利用率,推進煙稻產業同步基地化、綠色化、集約化和現代化。
今年,兩個煙區綜合體總產煙近1.65萬擔,煙葉收入約2717萬元,農民用工近990萬元,為縣鄉共創稅約 600 萬元。同時,煙稻輪作依然豐收,共產糧約48萬斤。以煙促糧,既發展了產業,又穩定了糧食生產。漫步在千畝煙稻田中,欣賞著風吹稻田千層浪的美景,讓人深切感受到產業興旺的盎然生機。
增收賬:多業并進 富農增收
除了水稻,黃甲嶺煙區綜合體的千畝芥菜也迎來大豐收,不少村民將田里的芥菜收割,便由江永縣廣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加工、分揀、包裝、裝車,然后抵達港澳市場。
村民歐某是最早一批芥菜種植戶之一。今年他家種了35畝,平均畝產160公斤。歐某說:“村里大伙兒一般都是收完烤煙后,借著原來起好的壟種上蔬菜?,F在,烤煙收入很穩定,蔬菜也不愁賣。一年下來,一畝地收入4000-5000元沒問題。你看我這新樓房,花了40多萬元呢?!?/p>
這些年,江永煙草主動融入“三農”工作大局,在鄉村振興大局中找準煙葉發展方位,把煙葉產業納入地方農業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種植專業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烤煙+萵筍”“烤煙+芥菜”“烤煙+白菜”“烤煙+水稻”的輪作方式,實現煙稻菜用田同建、基礎設施同享、種植主體同培、產業形式互融多項舉措,既保證了“煙葉子”也裝滿了“錢袋子”。
在此基礎上,江永煙草與江永縣廣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溝通協調,與種植戶簽訂供貨協議,將煙區示范點的蔬菜納入供港澳蔬菜名單。同時,發揮“湘匯636”“湘村636”門店優勢,通過設立鄉村振興專柜引入綜合體內農副產品,采取線下門店銷售,線上直播帶貨售賣蔬米,實現了生產有基地、銷售有渠道的良性發展。
蘭溪瑤族鄉香花井村的周細新,從2019年就開始嘗試烤煙和蔬菜相結合的種植方式,如今已經小有名氣?!皠傞_始的時候,技術上還不太成熟,接著又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價格一直不理想。不過,現在一切都順了,客商都是主動上門收購,收入自然也不差?!?/p>
科技賬:科技出手 蟲害不愁
為最大限度發揮煙區綜合體的輻射帶動效果,江永煙草精準規劃、精準布局、精準施策,采取“政府+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由政府牽頭在土地流轉及水利、電力設施建設等方面做好引導和扶持;煙草公司為煙農提供生產補貼、種植保險補貼;由合作社從育苗、移栽、田間管理到成熟采收、科學烘烤等方面提供專業化服務、機械化服務。在煙區綜合體內,高標準煙田、煙區道路、煙區水利、烘烤等設施實現100%全覆蓋,煙葉與水稻種植田間生產綜合機械作業率達80%以上。
但對于長期種植烤煙的農民來說,最擔心的莫過于病蟲害。煙蚜、煙青蟲、棉鈴蟲、斜紋夜蛾、小地老虎、金龜子等是危害煙葉的主要害蟲。為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江永縣局(分公司)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圍繞“三蟲三病”靶標,以示范區為抓手,大力推廣新的防控技術,由單一的化學防治向多元化的綠色防控轉變。
在生態調控方面,大力推廣土壤保育,采取增施農家肥、生物有機肥等方式改善土壤結構;按照“煙農回收、合作社集中、供應商再利用”的路徑,及時回收廢棄地膜,有效降低煙區“白色污染”。
在物理防治方面,根據烤煙各生育期病蟲害發生的時期、發生面積等實際情況,在田間放置誘蟲燈、性誘劑、防蟲網等,達到殺死害蟲、減少田間蟲口基數和減輕危害的目的。
在生物防治方面,采取“煙技員+合作社放蜂隊員+煙農+技術人員”的運行模式,大力推廣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實現煙田放蜂全覆蓋。
在農藥使用方面,按照“適時、適地、適量”原則,推廣使用高效農藥,規范農藥采購與發放流程,提高安全用藥水平。
煙農鄧某說:“以前種煙,誰家還沒遇上過病蟲害,有時候打藥管用,有時候就只能等著減產,煙葉的品質根本保證不了。質量差了,收入也就低了,現在煙草公司幫我們安誘捕器放蚜繭蜂……這些技術不僅效果好、成本低,還綠色無害,煙葉質量也提高了。”
據悉,江永縣已建成煙稻輪作示范區3300畝、綠色防控核心示范區2000畝、輻射區1.5萬畝,每年安裝誘捕器的煙田覆蓋率達100%,釋放僵蚜苗的管控面積約2.5萬畝。
一片稻香一片煙、黃金穗兒黃金葉,一塊塊美麗的煙田,一張張幸福的笑臉……煙葉盛、產業興、鄉村旺的美麗圖景正在江永悄然鋪開。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