鰼國故里,赤水河畔。近年來,貴州習水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緊緊圍繞上級安排部署,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積極助力當地鄉村振興,通過發展致富產業、創新烘烤方式等舉措,幫助當地煙農走上“致富路”,努力推動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的發展目標。
產業升級實現助農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站在習水縣良村鎮的烤房群旁的煙地放眼望去,在陽光的撫慰下,那些層層疊疊、彎彎曲曲的煙地,像一塊塊鑲嵌在山腰上的綠寶石,晶瑩剔透,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今年我家承包種植了近60畝烤煙,每畝預計產量260斤,毛收入有二十七萬,凈收入10來萬!種煙這6年來,不僅讓兩個娃兒讀書衣食無憂,還維修改造了居住環境,添置了新車,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旺,這一切都離不開烤煙產業的帶動。”煙農趙小祥熱情的介紹。
自2012年習水恢復烤煙以來,習水煙草公司與種煙鄉鎮通力合作,積極探索規模化經營方式,開展煙農職業培訓,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實行土壤輪作保育,推進煙草產業綜合體建設,實現煙草產業發展升級,走出了適合習水烤煙發展的新路子。
“我今年規模化種植烤煙87畝,毛收入40余萬,為20多個村民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雖然累是累了點,但是離家近,方便照顧家里年邁的父母和讀書的孩子,所以很多的村民都喜歡這樣的工作”良村鎮種煙大戶趙明康說道。
近年三年來,由于疫情原因,大部分村民選擇留在家里。習水縣通過烤煙產業吸納周邊群眾就近務工,累計提供零時工作崗位21.6萬個,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超過3000萬元。截止目前,戶均種植規模達到48畝,戶均種煙年收入超過20萬元。
科技賦能實現降本增效
今年煙葉烘烤時節,站在烘烤房前,看到一個個綠色漏斗狀的生物質能源矗立在烤房旁,替代了添煤控溫的傳統烤房。
劉圣強是桑木鎮的種煙大戶,從2013年的3畝發展到今年的50多畝,前些年一直使用傳統的烤煙房,不僅空氣流通性差,而且還要請經驗豐富的烘烤師進行專業化烘烤,不僅費工費力費錢,稍有不當還會導致烘烤損失。今年,在習水煙草公司的幫助下,全部采用生物質能源烤房進行烘烤。
“生物質能源烤房用起來比燒煤要方便得多,以前每天晚上都要起來添煤,還要時刻關注烤房的溫濕度,如今,只要把新能源烤房箱子的生物顆粒燃料加滿,溫濕度設置好,就能夠管8-10個小時,現在我們一個人可以負責一座烤房,可以節約10個人工,大大節約了我們的人工開支。”劉圣強高興地說道。
煙農穆玉平滿口稱贊說:“以前用煤炭烘烤,烘烤一次需要燃料成本1400元左右,現在使用生物質能源僅要1000元,可以省下400元。今年我種植50畝烤煙,總的算下來燃料就可以節約7000元咯。”
習水煙草公司副經理葉征宇說“近年來,我們堅持以綠色為發展導向,大力推進生物質能源烤房改造,免費為煙農改造生物質能源烤房50套,有效地降低了烘烤過程中的高能耗、碳排放等問題。”
千年夙愿今夢圓,鄉村振興譜新篇。下一步,習水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立足煙草產業,履行社會責任,聚焦煙農所盼,走在鄉村振興第一線,讓煙農朋友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