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就種10多畝烤煙,另外種著玉米、辣椒等,種的作物種類多,但是收入不高。2017年我開始租地栽煙,一心一意只種烤煙,今年毛收入有37萬元。這幾年在縣城買了新房,也換了新車。”
云南峨山縣小街街道雨來救村黨總支副書記、烤煙種植大戶李紅衛和記者分享著他這些年種煙的經歷。
李紅衛(左)和村組干部一起助農栽煙。
李紅衛從小就跟著父輩們種煙,但傳統的栽種方式并沒有讓他真正富裕起來。“原來種煙基本就是以家庭為單位投入勞動力,鄰里間互相幫忙,一年下來掙不了多少錢。”李紅衛介紹,前些年各地都開始提倡規模化種煙,他也看到了規模化種煙的“錢”景,于是2017年時他在雨來救村大簪土小組租了60畝地種烤煙,烤煙移栽、煙葉采收等農忙時節,就從寶泉、石屏等地請工人來幫忙,告別了“單打獨斗”的家庭式種煙,走上了規模化的種煙道路。
雨來救村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村,自然條件有限,并且由于科技措施落實不到位,煙農們廣種薄收的現象十分普遍。作為一名村干部,李紅衛深知自己必須起好示范帶動作用。“這幾年我帶著村民們嚴格按照煙葉站的技術指導來種植,做到備耕起壟規范、按時移栽、科學管理,煙葉質量明顯提升,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李紅衛介紹,近年來科技化、機械化賦能,助力煙農改進使用農家肥,有效改良土壤;機耕土地省時省力;全村各個小組都配有充足的抽水設備,再也不用等雨栽煙;無人機打藥速度快、效果好……
雨來救村種植的山地烤煙。
“現在不光是我,我們村的大部分村民都是職業煙農了,栽種、管理、烘烤等都比較專業。除了煙后種植蘿卜,其他農作物栽種較少,就集中精力把烤煙種好。”李紅衛介紹,現在機械化、科技化、規模化的烤煙種植模式和穩定的收購價格,大大提振了村民種植烤煙的信心。今年雨來救村烤煙種植面積達到了9000多畝,戶均面積30多畝,合同面積總收入達到3426萬元,人均種煙收入1.4萬元左右,雨來救村靠種植烤煙真正實現了脫貧致富。今后,將帶領村民繼續走好規模化種植的道路,加強技術培訓,同時積極爭取資金修建電烤房、完善基礎建設等,讓烤煙持續為村民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