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剖析了煙葉產業發展現存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與當前煙葉產業發展面臨的外部制約因素提出了:完善制度建設,夯實管理基礎;穩定種植主體,夯實煙農基礎;穩固優質煙田,夯實種植基礎;統籌安排指導,促進均衡生產;落實關鍵技術,提升煙葉質量;推進降本增效,保障種植效益;踐行低碳理念,推進綠色生產等7條建議,以期為宜春煙葉產業發展提供指導。
江西宜春市2014年開始發展煙葉產業,至2017年種植規模達頂峰,2.6萬畝、4.5萬擔;之后兩年,受行業“降庫存”任務影響,種植規模逐漸縮小至1.8萬擔;2020年以來,行業重點任務由“降庫存”轉為“穩產業”,2021年12月全國煙葉工作會再次強調“要把穩固煙葉基礎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至2022年,宜春煙葉生產計劃穩定在2萬擔左右。
為穩固宜春煙葉產業基礎,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了本調研。
1.存在的問題
1.1基礎不扎實。
1.1.1技術基礎不扎實。宜春市形成了科學的煙葉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但技術落實情況不理想,主要表現為部分煙田整地質量不高,營養土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煙株早生快發不夠;含氮肥料施用偏晚,烤后煙葉煙堿含量偏高;專業化分級工序化程度不高,煙葉等級純度偏低。
1.1.2 人員基礎不扎實。一是煙技員基礎薄弱。煙技員數量不足、技能水平參差不齊。責任煙技員平均掛片面積700畝以上,且在栽培、評級、烘烤方面技能水平不突出。二是煙農基礎薄弱。宜春市煙葉產業發展之初規模增長較快,存在相當比例的外地煙農與種煙大戶。2018年以來,隨著培育基本煙農工作的開展,煙農隊伍素質有所提升,但與老產區仍有較大差距,部分煙農對關鍵生產技術理解不深,因地制宜進行生產技術適應氣候變化調整能力不強,對生產節令性要求不嚴。
1.1.3制度基礎不扎實。宜春市局針對煙葉生產配套物資、生產扶持補貼與煙農種植收購合同均出臺了管理方案,但仍存在制度缺失。一是考核制度不完善。尚未建立系統的煙葉生產考核制度,日常督查難以發揮有效監督。二是職工培訓制度不完善。煙葉職工以參加國家局、省局舉辦的培訓為主,尚未建立科學系統、覆蓋全面的煙葉職工培訓制度。
1.2生產不均衡。
1.2.1煙農之間生產不均衡。生產不均衡的現象在煙農之間尤為凸顯。因煙農技術落實情況差異較大,田間煙株的長勢長相不均衡,產值效益差異明顯。比如2021年,183戶煙農中,畝產量高于300斤的有11戶,占比6%;不足200斤的有19戶,占比10%。2022年4月上旬煙葉工作督查中發現,煙農之間生產不均衡的現象依然存在。部分煙農整地水平較高、移栽與小培土工作開展到位,煙株早生快發明顯,平均葉片數8-9片,也有部分煙農整地水平較差、移栽深度不夠、小培土開展不到位,平均葉片數5-6片。
1.2.2鄉鎮之間生產不均衡。不同鄉鎮土壤、氣候條件以及煙農生產習慣有差異,造成鄉鎮之間煙株生長不均衡。2022年4月上旬煙葉工作督查中發現,受當年特定天氣影響,田心鎮半旱地煙株長勢較好;汗堂鎮煙農種植習慣不好,田間管理水平整體不高,平均葉片數較其它鄉鎮少2片;南港鎮因積溫較低、煙苗成苗較遲、移栽偏晚,平均葉偏數較其它鄉鎮少2片。
1.3 煙葉質量有差距。
1.3.1煙葉內在質量方面。協調的化學成分是煙葉內在質量的基礎。從表1可知,我市煙葉化學成分整體較協調,但煙堿含量偏高。進一步調查分析,因前期煙株早生快發不夠,部分煙農旺長后期繼續追施氮肥,氮肥使用偏晚,致使煙株氮代謝異常,煙堿含量偏高,糖堿比失調。
表1.2020年上高煙葉主要化學成分表
1.3.2煙葉商品質量方面。2021年工商交接過程中,工業工司反饋宜春煙葉存在等級純度不高、限度偏低等現象。剖析原因,是由于我市煙葉專業化分級隊員技能水平不高,且煙農初分、隊員專分之間分工模糊,沒有形成流程化、工序化的專業化分級作業流程。
2.當前外部形勢
2.1 種植成本大幅上升、種植比較效益下降。一是種煙人工成本上漲。?2018年以來,種煙平均用工價格由75-80元/天提高至95-100元/天,導致種煙人工成本增加300-350元/畝。二是種煙物資成本大幅上漲。2022年10月,硝酸鉀、硫酸鉀、專用肥、有機活性肥價格同比漲幅達39.42%、58.08%、32.74%、33.33%,煙用肥料成本提高280元/畝;烘烤用煤價格增加近100元/畝。三是風險機制不健全,煙農面臨較大風險??緹煼N植環節多、投入成本大,近年來極端氣候頻發,煙農面臨著較大的旱、澇、風、雹災等自然災害,商業保險保額偏低,不足以抵制正常年份災害風險。
表2. 2020年以來主要煙田用肥料價格增長情況
2.2煙農老齡化現象明顯,且面臨進一步流失的風險。從表3可看出:近三年煙農平均年齡在51.22-52.78歲之間,60-70歲煙農數量占比15.3-21.85%,50-60歲煙農數量占比45.41-48.63%。進一步調查發現:當前50歲以下的非種植主體,95%以上煙農表示未來沒有種煙打算。在未來10-15年年,隨著當前種煙主力軍勞動能力的喪失,煙葉種植面臨后繼無人的局面。從表4可看出:煙農學歷結構偏低,以初中為主,占比77.04-84.15%;其次為小學,占比9.27-17.35%;高中及以上學歷占比不足10%。學歷結構偏低限制著煙農向新型種植主體轉型。另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競爭性產業、競爭性作物增多 ,煙農面臨進一步流失的風險。
表3.2020-2022年宜春市煙農年齡情況
表4.2020-2022年宜春市煙農學歷情況
2.3土地流轉成本高,且田塊不夠集中。宜春產區土地流轉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直接與土地責任人流轉”、“通過村民小組流轉”、“通過種糧大戶流轉”,以“直接與土地責任人流轉”為主。種煙田塊比較分散,土地流轉成本較高,其中田心鎮井陂村、湖鏡村,鎮渡鄉江東村田租每年高達700-920元/畝。另外,因煙葉產業發展之初,鄉鎮布局較為分散,為實現產能集中全面取消整個鄉鎮種植計劃有難度。
2.4供需結構矛盾顯著。因工業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對中部上等煙需求較旺,對下部煙、下等煙需求極少,煙葉等級結構難以滿足工業企業需求。
3.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宜春市煙草公司提出了“打基礎、促均衡、提質量、保效益”的工作思路,并制定如下措施。
3.1 完善制度建設,夯實管理基礎。完善煙葉生產考核制度。煙葉生產考核由“結果考核”轉變為“過程考核+結果考核”,以考核促工作落實。完善煙葉人員培養制度。建立煙葉職工培養制度,開展煙葉種植、烘烤、分級技能比武,培養和挖掘農藝、烘烤、評級等方面能力突出的技術骨干。另外,根據個人興趣、學歷、年齡等因素,將煙葉人員分別建檔、分類管理、定向培養。
3.2穩定種植主體,夯實煙農基礎。一是抓好惠農政策落地。用足生產扶持補貼政策。按照“產前量化、產后兌現、產量定額”原則兌現補貼,確保補貼資金兌現比例在99.5%以上。提升自然災害救助標準,種植商業保險保額從1000元/畝增加至1500元/畝。二是堅持職業煙農培育與新型種植主體培育相結合。完善職業煙農培育方案,扎實開展職業煙農培育工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新型種植主體培養方案,明確培養對象、培養目標與激勵措施。
3.3穩固優質煙田,夯實種植基礎。一是開展基本煙田保護。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劃定基本煙田保護區,建立基本煙田永久保護制度。二是積極推進土地集中流轉。引導建立土地集中流轉平臺,探索推進以百畝以上連片區域為實施單元的土地長期流轉工作,抵制通過不正當手段抬高田租的行為。三是完善煙田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煙田配套設施,修建田間機耕道路與農田水利設施,深入推進煙田宜機化改造。
3.4統籌安排指導,促進均衡生產。均衡度是煙葉質量的生命,要把促均衡作為煙葉產業發展重要任務。一是集中安排播種、移栽期。提高播種期、移栽期的集中度,科學合理安排播、栽期,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下的光和熱。二是開展幫扶薄弱、個別指導。針對薄弱煙農、薄弱村組,建立幫扶薄弱、個別指導制度,開展個性化幫扶與指導。三是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以方便煙農、均質化生產為前提,構建覆蓋生產所有環節的綜合服務體系;重點做好專業化服務隊的培養,推動小農戶生產與現代煙草農業有機銜接。
3.5落實關鍵技術,提升煙葉質量。
3.5.1嚴格做好移栽準備,促進煙株早生快發。一是落實高標準整地。狠抓冬季深翻工作,堅持“宜翻則翻、盡量早翻”的原則,避免在積水田塊強行開展機器作業,造成土壤板結。二是營養土的配制與使用。配制足量高質量的營養土,尤其整地標準不高的田塊,更加重視營養土的使用。三是落實高質量移栽。用足營養土,狠抓煙苗深栽。
3.5.2嚴格做好栽后管理,培育煙株強大根系。伸根期做好控水促根與中耕培土,培育強大根系,為煙株穩健生長做準備。加強田間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為煙株生長提供較為適宜的生長環境,避免早花發生,延長旺盛生長期。
3.5.3嚴格做好肥料運籌,注重田間氮肥前移。深開施肥溝,通過二次覆壟,落實基肥深施技術;注重氮肥施用前移,杜絕在移栽45天后使用含氮肥料,避免煙株氮代謝異常。
3.5.4狠抓專業化分級,提升煙葉商品質量。一是探索專分散收組織模式,將初分納入專業化分級管理,明確作業工序、合理設置工位,將多級純度復檢機制落到實處。二是狠抓隊伍的管理與培訓,打造一支150人左右、人員隊伍穩定、技能水平較高的專業化分級隊伍。三是用好50元/擔專分散收補貼政策,明確補貼兌現依據,從嚴抓好補貼兌現。
3.6推進降本增效,保障種植效益。一是簡化作業工序。推廣井窖移栽,簡化移栽工序;探索開展采烤分一體化,避免出現重復工序;避免為追求精耕細作,不考慮投入產出比,隨意增加作業工序。二是力推全程機械化。加大先進、適用農機的引進與推廣;創新農機補貼,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后補、直補煙農”補貼方式,配齊煙用農機;強化機耕手培訓,促進農機農藝融合。三是降低大宗物資采購成本。煙葉生產有機肥用量較大,商品有機肥成本較高。農村有大量的動物糞便、作物秸稈、枯餅、酒糟等有機物,腐熟后是優質有機肥。探索組織煙農合作社組織自主生產有機肥,節約煙葉生產物資成本。
3.7 踐行低碳理念,推進綠色生產。注重“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煙葉生產低碳轉型,從開展地膜回收、減少農藥化肥用量,到推進減工降碳、探尋烤房能源轉型,逐步拓寬綠色發展路徑,加快探索生物質燃料烤房、電烤房的推廣與燃煤烤房“非煤化”改造,統籌有序推進煙葉產業“碳達峰”與“碳中和”。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