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煙草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背景下,數字化已成為推進煙葉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依托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一部手機種好煙”數字化建設體系,積極推廣應用“香葉智農”“煙葉動態管理”兩個平臺;創新開發應用“惠農匯”公眾號和 “智能烘烤”“專分散收”“質量分析”四個互聯網平臺;2022年率先應用“面積智能核查”系統開展地塊核查;集點成鏈,全力打造昭通煙葉“自然稟賦+數字內涵”發展新優勢,以數字賦能推動構建昭通煙葉數字化轉型新格局。
數字賦能,推動生產過程規范化
“以前簽合同要錄身份證、面簽、領合同……現在自己用手機就可以完成,還能快速辦理貸款,太省事了。”這是鎮雄縣場壩鎮煙農蔡興武的體會。2022年,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依托“香葉智農”平臺的合同網簽、地塊綁定、信息公示等功能,實現了合同簽訂無紙化、規范化,種煙地塊可視化,信息公示多元化。同時,平臺還提供“看政策、學技術、辦貸款、找工人”等服務,有效促進了信息共享、資源互通、用工互助。此外,一線煙技員通過“煙葉動態管理”平臺實時錄入煙用物資、生產培訓、投入驗收等生產要素,后臺自動與合同信息進行比對核驗,實現了生產過程在線動態監測與監管,切實提升了煙葉生產標準化、痕跡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互助組組長在開展分級指導掃碼。
平臺聚力,促進質量管控系統化
質量是企業之本,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高度重視煙葉質量管控,立足于大田生產、烘烤、收購和移庫調運等環節,通過互聯網手段全方位多維度進行質量管控。
在大田生產過程中,結合昭通生態氣候特點,通過“惠農匯”公眾號適時發布種煙政策、生產技術指導視頻、實時氣象報道等信息,推動技術推廣精準落地,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力求作業流程化、崗位工序化、技術標準化,切實提高服務水平。
“干了20多年的烘烤工作,以后再也不用熬更守夜了。”昭陽區蘇家院煙葉工作站烘烤主管周焜說。原來,“互聯網+智能烘烤”平臺可在線監測采集煙葉烘烤數據并傳輸到手機端,烘烤管理人員通過手機便可實時查看各種參數,參數異常時平臺會自動發出報警。“智能烘烤”不僅大幅減少了烘烤技師的工作量,也顯著提升了煙葉烘烤質量水平,提升了測產估產準確率。
在收購過程中,依托“互聯網+專分散收”平臺給煙農賦碼并進行定位,通過開展入戶指導-報道初驗-專業分級-收購定級“一碼四掃”,實現了煙葉收購全過程可視化,煙葉質量可追溯、可管控,真正做到陽光收購,有效避免“關系煙”、“人情煙”的發生;同時,優化了煙農的交售體驗,為落實“基層減負”擴寬了路徑,做到“減負”與“提質”并行、“服務”與“發展”并舉,為促進產業穩定及轉型升級做出了積極嘗試。
此外,在入庫煙葉質量管控方面,通過“互聯網+質量分析”系統對煙葉運輸車輛進行在途可視化監管,確保了煙葉運輸安全;同時,煙葉入庫數據實時自動推送,及時反饋入庫質量情況信息,有效提高了收購移庫質量和效率,規范了入庫驗收秩序。
AI助力,加快地塊核查數智化
據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經營科負責人介紹,煙田面積核查是行業長期未能徹底解決的難題,先后經歷了拉皮尺測量、清塘點株、手機可視化等階段。2022年,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創新開發應用“面積智能核查”系統,通過AI與無人機照片、視頻流結合,利用精準采集的小地塊信息自動計算,完成田間種煙地塊判別及信息讀取,實現煙區可視化、煙田數字化,確保煙葉種植合同“真簽實種”,地塊“真綁實栽”,徹底擠干了合同水分,攻克了長期沒有解決的種植面積核實難題;同時,為田間估產及合同信用管理提供依據。
近年來,昭通煙草商業的數字化轉型完成了由單點突破,到集點成鏈的創新串聯,下一步,該市將繼續深入探索,加大移動物聯網、遙感信息技術等創新應用,加強設施設備、生產收購等領域的數字化賦能,積極構建上下貫通、左右連通、內外融通的煙葉生產管理體系,推動煙葉生產精準化、數字化、智能化。主動將煙葉產業發展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統籌起來,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舉措,推動煙葉生產轉型升級,加快煙葉高質量發展,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開拓新路徑,注入新動能。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